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

ID:37954001

大小:159.50 KB

页数:85页

时间:2019-06-03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_第1页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_第2页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_第3页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_第4页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其他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介绍浙江大学1.国家精品课程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课程是一个综合的载体,构建网络学习环境既不是教材奖,也不是课件奖,但教材与课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五个一流,地位与特色国家精品课程2003年评选151门,2004年评选300门,2005年评选300门,2006年评选360门,今后继续推进分组网评,按得分分为3类,会评确认、淘汰、不投票70分基本+30分特色2.精品课程条件一流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一流的教材自编或采用九五、十五规划教材国优部优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教社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一流的教学方法教与学的互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讨论式)知识、素质、能力综合培养考试方法改革(“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三自模式)一流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科研背景一流的教学管理管理规范有序集成的网络课程环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考试方法改革实践规范面上考试模式国家级试题库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考试方法改革实践#推进点上考试方式改革一定比例学生免期末笔试(20%以下)免考≠不考,变被动考为主动学习、巩固、深化写一篇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读书报告并口头答辩;“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三自模式自拟一份试卷,给出标准答案,说明出题依据,与体会并口述;给出一个部件的设计绘

3、图过程并口头答辩;单个学生面试。考试方法改革实践#关于“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的考核模式,学生反映很好。·竺可桢学院郭青(3013001124)同学写道:“第一次,用出卷这样的形式来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一门课程,很新鲜很特别。……”考试方法改革实践·竺可桢学院罗海燕(3013001126)同学写道:“我觉得出了这份试卷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我觉得出试卷时的复习和平时的复习是不同的。出试卷的时候,我是带着目的性去看书的,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揣摩学生的心理,把一些学生平时容易错,应该掌握的内容加以整理。……”考试方法改革实践·竺可桢学院秦迟(3013001127)同学

4、写道:“刚听说出试题可以免试或者加分,我觉得出题可以参考很多的资料,应该会比复习方便。但是经过两天的出题,我发现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甚至是比看书复习更花精力的事。同时这个过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考试方法改革实践#《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14日作了报道浙大:学生自行命题,考试的脸在悄悄变#《钱江晚报》2004年1月18日作了报道考试变脸:别太在乎卷面3.精品课程评审基本流程网上评审,分成三个层次每组30门左右课程,分送约20位专家去除最高最低得到平均分按小组分为三个层次网评结果最为重要,如何得到高分?会议评审第一层次确认投票占80%2004年只有1门课被

5、否定第二层次限额投票占20%2004年度200门中投票60门关于申请表与教学录像要注意前后呼应如特色内容要在前面有反应,甚至直接点明要注意言之有物如课程在国内地位要明确说明要注意佐证材料通过第3方信息予以说明关于申请表与教学录像要保证录像正常播放外网浏览播放速度要采用现代教育手段黑板、多媒体有机结合要注意拍摄模式要体现师生互动交流教师提问或学生提问教师黑板演示学生上台作业充分挖掘自身特色与优势课程特色非常重要指标中占30%,没有特色一切无从谈起绝对分低于80分,则入选较为困难优势也可以称为基础在全国同类课程中的地位校外专家评价对外校同类已经评上精品课程的剖析对课程历史

6、沿革和今后走势的看法国家级省部级教改项目教学基地建设世行贷款21世纪初教学改革项目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充分挖掘自身特色与优势教材影响力(发行量,用户数量)课程负责人(浙大2004年10门,其中包括胡校长、两位国家名师,2005年8门)同行中的影响教学情况科研情况教学队伍梯队水平评价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论文学生受益教学效果的学生评价教学改革成果体现于学生,如发表论文、获得有关奖励特色与优势举例特色描述不超过3项申请表中要呼应特色表达优势实际上表明了国内的地位校外知名专家评价自行描述要得到相关认可要有若干亮点,吸引专家的眼球,引起专家的兴趣特色举例(1

7、)建立崭新的工程制图课程体系·以图形表达与工程素质相结合为特色,构筑了面向新世纪大学生图形表达与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工程图学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以深入拓宽与整体优化相结合为特色,提出了面向相关系列课程的优化整合,公共平台与综合提高相结合的机械类、近机械类的工程图学应用课程体系。·以经典内容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为特色,形成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工程图学教材体系。特色举例(2)推进创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将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手段改革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创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将日常的教学过程与考核方法改革有机结合,通过考核方法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