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作用与弊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1年10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Oct.,2001第2卷第5期JournalofYunnanNormalUniversityVol.2No.5试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作用与弊端狄丹(云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23)[关键词]科举考试制度;作用;弊端[摘要]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更有利于封建王朝统治的稳定与巩固。但是,科举考试制度自身的弊端也给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步、封建统治的合法性和办事效率、民族的人格心态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图分
2、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74(2001)05-0032-04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是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的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始于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完备于唐、宋,废止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为科举考试制度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更因为科举考试制度有利于封建王朝统治的稳定与巩固,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整整1300年间,一直成为我国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但科
3、举考试制度自身的弊端也使其日益成为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进步的阻碍,并对中国社会,对中国民族心理状态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科举考试制度的作用1、对于下层知识分子而言,科举考试制度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在科举考试制度出现以前,我国选拔官员曾采用“察举”和“九品中正制”两种制度。“察举”是我国汉朝时的选官制度,是由地方官员根据一定的科目(如孝、廉、贤良、方正等)和标准考察选拔、层层推荐,最后向朝廷荐举,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下授予不同的官职。这种选官取士制度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因为其中掺杂了太多人为的主观因素,所以到了东汉后期,察举便逐渐被世家大族
4、所操纵,权门请托,举人名不副实,流弊百出,以至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察举》)的情形。魏晋南北朝时,因分裂动乱,地方组织遭到破坏,汉代以来的“察举”推荐制度难以实行,同时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因此曹丕即位后,即推行“九品中正制”,即设置大小中正官,品第人物,依家世和才德分为高下九等作为任官授爵的依据。然后再按品授官。这实际上承认了门阀世族集团的特权,所举荐的人大都是豪门望族,贫寒的知识分子很难被举荐上去。九品中正制最后甚至发展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程度。隋唐以
5、后,实行开科取士,与“察举”和“九品中正制”相比,通过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制度轻门第、重才学、选人唯贤,它打破了豪门士族垄断选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使作为下层知识分子的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人士能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通过严格的考试入选为官吏,跻身于统治者的行列,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这一点可以从潘光旦与费孝通对近900名进士的一[收稿日期]2001-06-14[作者简介]狄丹(1972-),女,云南昭通人,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师资培训、语言教育。第5期狄丹:试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作用与弊端·33·项研究看到
6、:明清时代的一半进士来自农村。可以说,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面向全民的,具有一定平等竞争性的选官取士制度。2、有利于巩固、稳定王朝的统治科举制度在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参加政权的道路的同时,也在民间为历代王朝造就了新的统治力量和赖以支撑的阶级基础——士绅阶级,从而扩大了政权的群众基础。并且,科举考试制度还可以把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收归中央,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权威,巩固了封建统治。科举制度在中国整整实行了1300年之久,为古代中国选拔出了不少于十万的进士,他们构成了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这个庞大队伍里包括了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
7、和爱国爱民思想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行政管理家。一如宋代金兵入侵时力主北伐,志复中原的状元张孝祥、陈亮和抗敌为国、宁死不屈的状元文天祥,以及为官清正、刚直不阿的进士包拯、举人海瑞,还有劝息讼、出俸钱兴文教的宋代状元王十朋,明代奏请发还豪强霸占的腴田于百姓、问田给粮种,使民有所归的状元商辂,还有王维、柳公权、韩愈、王安石⋯⋯。他们的出现,他们的存在对封建统治的延续、巩固起了犹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了他们,那么也就没有了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一些部分。科举制度使社会价值高度一体,加强了封建统治者对国民的思想统治。我们知道科举考试制度中以科举为“正途”
8、,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使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知识分子只有按照统治阶级钦定的儒家经典所主导的价值规范来应试,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