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29429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03
《E时代汇款方式:省时省钱的e-mall汇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E时代汇款方式:省时省钱的E-mail汇款生活在E时代的你,有没有想过汇款也能通过E-mail直接完成,无需索要对方账号,只需输入其E-mail地址或手机号码即可有子女在国外留学的家长可能经常为烦琐的跨境汇款而感到头疼,不但要记一大堆的账号,还要在银行排队,不过现在又多了一种新的汇款方式。明年1月开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将推出了一项全新的E-mail汇款业务,这种汇款以E-mail地址作为境外收付款账号,范围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等15个国家的10000多家银行。境内汇款人只要在指定的银行网点、网上银行直接向收款人的E-mail地址汇款即可,且汇款人可以在账户变动时接到银行
2、的短信通知,十分方便。而与传统的国际汇款方式相比,《财经时报》发现,E-mail汇款可以节省一大笔手续费开支。无需账号只要有个E-mail地址就可以收汇款?这对于早已熟悉了银行汇款和邮政汇的消费者来说着实难以相信。在以往的汇款体验中,比较繁琐的环节是索要收款人的账号,在填写账号时还要防范数字错漏。“从明年1月开始,浦发银行将在全国首推的无账号‘浦发-PAYSTONE国际汇款’,只要收款人将‘E-mail地址和账号绑定’或‘手机号码和账号绑定’,汇款时输入收款人的E-mail地址或手机号码即可,可以完全实现无账号汇款。”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张耀麟介绍,“这种汇款方式早已成为国
3、外惯用的金融服务,如今国内的浦发银行客户也可享用其便了。”那么,消费者具体该如何操作?《财经时报》了解到,汇款人只需要是浦发银行东方卡或活期一本通的客户,并提供一个E-mail地址和手机号即可享受E时代汇款带来的便捷和安全。具体操作是,如果汇款人和收款人都是浦发银行的用户,收款人只需将E-mail地址与银行卡账号绑定,汇款人在汇款时填写收款人的E-mail地址即可;即便收款人不是浦发银行的客户,汇款人也可以通过E-mail向其汇款,在收到E-mail通知后,收款人可选择“柜台取现”或“转入在浦发银行新开立的账户”领取汇款。“E-mail汇款将大大方便了那些出差、旅行、上学
4、和经商者的消费者。”张耀麟认为。据了解,浦发银行的“浦发-PAYSTONE国际汇款”服务覆盖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士等15个国家。省时省钱除了无需填写银行账号外,省时省钱也是E-mail汇款的一大亮点。虽然国内的各家商业银行早已推出了便捷的网上银行服务,大大缓解了因银行网点资源有限造成的排队难题,但网上银行仅限于国内的各项业务,如客户需办理跨境业务,仍需到银行柜台办理。而浦发银行打造的“浦发-PAYSTONE国际汇款”国际汇款服务,无需到银行营业网点排队,安坐家中通过互联网办理跨境汇款业务,节省了客户的时间。此外,据张耀麟介绍,与传统的银行间电报或
5、票据托收类型的国际汇款和国际速汇业务相比较,“浦发-PAYSTONE国际汇款”采用超额累进收费标准,且无电报费等附加费用和不可知费用,在国内汇出汇款时,炒汇同价,现钞汇款不再需要另行支付钞折汇的费用,这一系列独特的运营模式都降低了此项业务的运营成本,可以给客户带来低廉的汇款手续费支出。《财经时报》通过亲身体验发现,在中国银行向美国汇款5万美元的现钞,银行将固定收取最高260元(约35美元)手续费和150元(约20美元)的电报费,此外还要加收1%美元的汇钞差价,总计费用约为660美元。而使用“浦发-PAYSTONE国际汇款”向同一目的地汇出相同的金额手续费则是40美元封顶,
6、这可节省一大笔手续费开支。而更为人性化的设计是,浦发银行为客户设定了多达60个字节的个性化留言,与传统柜面汇款的留言按字数收费相比,这种免费而个性化的留言充分显示了银行服务“以人为本”的增值空间。“双线”保证取款对“联络暗号”是无账号E-mail汇款安全的最大创新。“我们有两条线来保证E-mail汇款的安全。”浦发银行个人银行电子渠道部总经理张少锋强调。首先是客户在使用E-mail汇款时,银行会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把汇款账号的密码发到收款人的手机上,以保证汇款的安全性,并全程监控汇款的过程,“浦发银行为每笔汇款设定一个一次性使用的动态密码,收款者无论在网上收款或柜面取现都必
7、须提供动态密码。”另外,汇款人还可以为每笔汇款设置一个取款密码,这个密码可以通过浦发银行“及时语”服务发送给收款人,也可以由汇款人自行通知收款人,成为汇款人和取款人的“联络暗号”。收款人必须凭本人身份证件、动态密码和“联络暗号”才能到浦发银行的网点取现或在网上转账,动态密码和“联络暗号”成为了是浦发银行无账号网上E-mail汇款的安全保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