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02394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2
《“我心中的小康征文”——我们走在大路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心中的小康征文我们走在大路上正安县流渡中学严洪梅联系电话:13984973223我们这一代人何其幸运,生活在这个崛起的年代。虽然我们的眼光和经历都还那么稚嫩,只能看见身周这个小圈子里的种种变化,感受到生活中种种向上的气息,但就是这些变化和气息,催人奋进。先秦就提出的“康庄大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努力实现的理想。今天,做着中国复兴之梦的我们,站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路口,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期目标,多么慷慨激昂,多么豪情万丈。“小家”的变迁我家住在流渡镇星光村的一个小山村里。我父母都在外打工,从小我就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我感恩我的爷爷奶奶
2、,是他们不辞辛劳,用脸上纵横的沟壑和身上佝偻的脊背把我养育。我在学校从不调皮,因为我记得爷爷教导我时给我说的那些“历史”。爷爷朴素的话语常常能为我描述出他们年轻时的一幅幅生活画面:家徒四壁,没有一样值钱的家当,但晚上还得防着小偷,因为“四壁”都没有的穷人更多;大集体做活,大家出工不出力,地里庄稼不好,收成有限,往往要缺大半年粮;最大的娱乐就是一伙人围在一起打扑克儿,打升级,不输钱;没有电,当然也就没有一应的电器,手电筒、收音机、打火机和手表是最为流行的高档物品……那时候人们怎么就那么穷呢?这是我问爷爷的。爷爷读书不多,不能给我满意的答案。他解释的最多
3、的就是政策紧,国家统销统购,有力无处使,有物难变钱,有钱难购物!我爸妈一年至少回来一次。他们是思想较早解放,较早外出打工的人群,在外打工时间长了,许多观念就比较开放。他们挣钱回来,在街上修了小洋楼,购置了各种各样的家具和电器。爸爸还迷信科学,什么事情都要想想,是不是借助科学要省时省力。因而,他在我老家的山村里,简直就是引领时代潮流的新鲜人物,许多的第一次都出自他的手里。现在,虽然我家里什么都不缺,但爷爷奶奶仍旧过着艰苦朴素、劳动节俭的日子。我非常佩服他们那一份面对生活的定力,佩服他们永不变质的劳动者精神。我想,奔向“小康”,建成“小康”,除了吃穿住行
4、所需的物质财富之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要有一种淡然面对“小康”生活的精神定力吧!“小康”的漫画下面是几幅我摄自生活中的画面:——学校食堂外面的角落里,静静地立着一只大容积塑料桶,朝迎旭日,夜送孤月。然而每到中午12点,它就开始忙活了,它也享受着国家的营养午餐。许多学生端着半碗小半碗的“残羹剩饭”光顾它,一会儿就让它吃得“胃胀”。紧接着,吃得胃胀的就是谁家的“猪八戒”了。——街上的理发店里,几个学生在那儿剪发。理发的是一个“金色卷毛狮子狗”,他还有两个伙伴,一个发绿如青蛙,一个发红似火炬。每天都有学生在那儿引领社会风潮,虽然很少有学生敢“红着”“绿着”进
5、学校,但却不难发现他们眼中那艳羡的跃跃欲试的神采。——餐馆里,一群人在那里吃着工作餐。桌子上很低调,中间一盆火锅,四周几个炒菜。没有喝酒,人们专注地用餐,直到让所有的盆盆碗碗底朝天。领头的擦着嘴,满意地说:“好,就是要这样,能吃多少点多少,吃完,不浪费!”——流渡。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两道河堤隔岸排污,卫生治理效果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大有起色……这样的漫画还有很多,我作为一名学生,无法去评头论足说三道四,我只是白描出来让大家看看,相信仁者能见山,智者能见水吧。“大家”铸梦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指一个家庭,也不只指一州一县,而是整个960万平方公里
6、土地上的13亿人口。这是一个宏伟的蓝图,一个宏大的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指衣食住行,也不只指物质财富,而是人们生活、教育、科技和法制的方方面面。外到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内到社会公德层面和人民的精神层面。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好几辈以来一直忍受着贫穷的折磨,形成了一种或以为优或以为劣的品质——能抗穷,不怕穷!然而一旦跳出了穷窝,一贯不怕穷的人却不一定能不“怕”富。不是说我们就不追求富,而是要解决富有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比如得意忘形,比如为富不仁,比如奢而忘俭,比如见利忘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随时保持警惕,时刻
7、反省自己,不能再奔向“小康”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同时,我们要跟上各个方面的建设,让中国“小康”内外兼修,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用习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话说:要稳步推进改革,不要盲目抢跑。我们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然是稳步推进的,但“不要盲目抢跑”,仍旧适用。愿我们万众一心,汇聚强大正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共同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路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