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

ID:37879764

大小:816.8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01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_第1页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_第2页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_第3页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_第4页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_第5页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_第6页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_第7页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_第8页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_第9页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_第10页
资源描述: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明代皇后常服称作“燕居冠服”,其功能仅次于礼服,用在各类礼仪场合中。如皇后册立之后,具礼服行谢恩礼毕,回宫更换燕居冠服,接受在内亲属和六尚女官、各监局内使的庆贺礼。皇后常服制度经过了多次修订,洪武元年,定皇后燕居服双凤翊龙冠、诸色团衫、金玉带等,洪武四年改为龙凤珠翠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等。《明会典》永乐三年的制度中,皇后常服定为双凤翊龙冠、大衫、霞帔、鞠衣等。双凤翊龙冠即皇后燕居冠,《明会典》对其形制有详细记载:“双凤翊龙冠,以皂縠(hú)为之,附以翠博山。上饰金龙一,翊以二珠翠

2、凤,皆口衔珠滴。前后珠牡丹花二朵,蕊头八个,翠叶三十六叶,珠翠穰花鬓二朵,珠翠云二十一片。翠口圈一副,金宝钿花九,上饰珠九颗。金凤一对,口衔珠结。三博鬓(左右共六扇),饰以鸾凤,金宝钿二十四,边垂珠滴。金簪一对。珊瑚凤冠觜一副。”燕居冠比礼服凤冠要小,冠口通常只罩住发髻。冠身覆以皂色绉纱(縠),冠上附翠博山(即饰有点翠的山形底托),铺珠翠云朵。上部正中饰金龙一条,左右各饰一只翠凤(或金凤),口中皆衔有珍珠宝石制成的珠滴。冠的前后部缀珍珠牡丹花,上有蕊头、翠叶等。冠身两侧饰珠翠穰花鬓(也是花形)。冠底有翠口

3、圈,饰金宝钿花和珍珠。冠顶插金凤簪一对,簪脚较长,朝下竖立,凤口各衔一串珍珠穿成的珠结(礼服冠则无珠结)。冠后有博鬓六扇,左右各三扇,上饰鸾凤、金宝钿等,边缘垂珠滴。另有金簪一对插在凤冠底部,以将冠固定在发髻上。“珊瑚凤冠觜(嘴)一副”所指部位尚不清楚。存世的明代皇后画像有不同时期的皇后燕居冠服形象,可以看到双凤翊龙冠的细节装饰也是不断变化的。《中东宫冠服》中的“双凤翊龙冠”插图(北京市文物局藏)左起:1.孝慈高皇后(初期);2.孝贞纯皇后(前期);3.孝靜毅皇后(中期);4.孝纯皇后(后期)明神宗定陵出

4、土了两顶皇后燕居冠,一顶是孝端显皇后的六龙三凤冠,一顶是孝靖皇后的三龙二凤冠,均为明后期式样,其中三龙二凤冠与制度中的“双凤翊龙冠”较为接近。孝靖后三龙二凤冠通高31.7、上宽34厘米,外口径19、内口径17厘米。冠里以漆竹丝做成圆框形冠胎,冠口边缘镶金口圈一周。冠顶饰金龙一、正面饰翠凤二,皆口衔红蓝宝石珠滴,凤背满缀珍珠。两侧插金龙簪一对,各衔一串长珠结,结下分作两行,中部系金珠花三个,上下为菊花形,花心嵌宝石一块;中间为牡丹花形,花心嵌宝石五块,两行下端坠红宝石一对。冠顶共铺翠云八十片,前后饰有大珠花

5、四朵(皆牡丹花),每朵中心嵌红、蓝宝石七块,翠叶七片;小珠花六朵(皆梅花),每朵中心嵌宝石一块、翠叶四片(顶端一朵饰翠叶十二片)。博鬓左右分开,每边三扇,每扇各饰金龙一条、翠云一片,嵌宝石二块,边垂珠络、珠滴。冠上共红、蓝嵌宝石95块,珍珠3426颗。共重2165克。三龙二凤冠(参考定陵出土实物绘制)六龙三凤冠背面大衫、霞帔、坠子皇后大衫为黄色,材质纻丝、纱、罗随用,直领,对襟,领间缀纽扣三对,大袖敞口,后身比前身略长,背部缝有三角形“兜子”(明初兜子在大衫后身底部),用以收纳霞帔末端。江西省南昌市宁靖王

6、夫人吴氏墓出土过一件明代大衫实物,其前身长123、底边宽152厘米,后身长138、底边宽206厘米,两袖通长240、袖口宽91、袖根宽41厘米。衣身两侧开衩至腋下,背部缀“兜子”一片,三角形,底边长104厘米,与衣身缝死,高59厘米,两条斜边处留有开口,形成口袋状。整件大衫以五枚素缎为主要面料,领部和衣缘内侧用绢衬边,领子的左右侧还各有一个纽襻,用来固定霞帔。大衫宁靖王夫人墓出土大衫霞帔为并列两条,制度规定用深青色(明前期皇后画像上为红色,当系参考宋制),织金云霞龙纹(或绣,或铺翠、圈金),龙纹用升降龙或

7、全用升龙,每条霞帔前后共饰八条龙,两侧边缘饰以珍珠或圆珠纹样。霞帔的前端裁成尖角,末端平直,两条于尖端处缝合,并悬挂坠子,末端垂向身后,纳于大衫的“兜子”内。霞帔上还横缀青罗襻子一对,以使两条系连。宁靖王夫人墓出土的霞帔为罗质,两条,各长245、宽13厘米,由一匹宽约56厘米的罗织物对裁,再对折缝合而成。两条霞帔的一端裁成斜边,并缝合在一起,呈尖形,上面缝有三条小横襻,用于悬挂帔坠;另一端则平直无缀物。霞帔距尖端(前端)121.5厘米处的内侧各缝有一个扣襻,可与大衫领部的纽襻纽系在一起,距平端(末端)91

8、厘米处内侧各缝系带一条(襻子),可相互系合,扣襻与系带(襻子)的设计能让霞帔稳披于大衫上,不至向身前或两肩滑落。霞帔坠子多呈水滴形或椭圆形,上端有钩,挂在霞帔前端的横襻上。坠子的材质与纹饰根据等级各不相同,皇后用玉坠子,上瑑云龙纹。霞帔与坠子鞠衣明代皇后在大衫之下穿着鞠衣,红色,圆领,大襟,宽袖收口,衣身上下分裁,腰部以下为十二幅拼缝,仿深衣制。前胸、后背处织绣云龙团纹,也可不饰云龙纹(用素)以及使用其他的颜色,材质亦纻丝、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