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

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

ID:37874953

大小:356.6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01

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_第1页
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_第2页
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_第3页
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_第4页
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学研究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唐灿马春华石金群提要:在父系家庭制度中,作为父亲家庭的非正式成员,不承担赡养父母和家计责任的女儿,越来越多地在娘家的经济和家庭福利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围绕这一农村家庭和社会的新风俗,深入分析探讨了儿子和女儿赡养行为的不同伦理基础、女儿赡养的伦理被建构的过程,以及这一风俗所呈现的性别间的社会公平问题。本文认为,女儿的赡养行为折射出农村家庭在社会变迁中,兼容传统和现代两种结构,彼此既有冲突又有混合和互补的现状。关键词:女儿赡养性别家庭家族一、女儿问题的提出在众多关于

2、中国家族和农村家庭的研究中,女儿始终是个被忽略或研究不足的角色。虽然有大量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讨论,但细读之下会发现,所谓“子女”,多数或者见子不见女,或者基本围绕父子中心进行论述,女儿只被草草带过。有其他学者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阎云翔,2006;朱爱岚,2004;陈中民,1991),有人认为,女性在家庭扮演的5个角色(女儿、妻子、母亲、婆婆、祖母)当中,“女儿大概是最不受社会科学工作者注意的一个”(陈中民,1991);还有的指出,“对中国农村家庭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都忽视了外嫁女儿与娘家的密切关系”(阎云翔,2006:199)

3、。女儿不被研究者重视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女儿身份和归属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费孝通先生说过,女儿一生有两个时期,一是从父时期,二是从夫时期。因为“女儿是替别家养的”,是“泼出去的水”,所以女儿在出1社会学研究嫁前身份总是处于暂时性质(费孝通,1998:198)。另有学者指出,女儿在父系家族中没有任何必然的权利,婚前她们是父系家族的“依赖人口”或“家之附从成员”,暂时被娘家养着,婚后成为其丈夫家族的正式成员(滋贺秀三,2003:353;陈其南,1990:169;Cohen,2005:83)。还有一些对冥婚的研究进一步说明,女人无论

4、现世或来世的身份只能依赖其婚嫁——无论是正常的或冥婚——才能取得合法性,取得家族和房的成员资格。而男人从来不需要这些(陈中民,1991;陈其南,1990:170;Wolf,1974;李亦园、杨国枢编著,1972:178-182;原因之二是女儿对于娘家缺乏工具性意义。一些研究认为,由于未婚女子不是家之主体成员,没有宗祧和家产的继承权利,也因之被免掉对家的一应责任,包括负担家产、承担家计、赡养父母和祭祀等主要活动,女儿因此被认为缺乏工具性,只是男性继嗣制度“附带的受益者”(滋贺秀三,2003:353-375)。但随着当前中国农村社会

5、的结构性变动,女儿对于父亲家庭不断提升的工具性意义开始被研究者发现和关注。许多研究证明,在农村亲属关系日益功利化的取向中,娘家与女儿的联系趋于紧密,姻亲关系得到空前发展,许多人将姻亲看得比宗亲还要重要(阎云翔,1996;金一虹,2000:370-371;张国庆,2003)。此外,农村家庭的现代化变迁,也使得女儿在支持娘家的日常生活和重大支出方面拥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在分担兄弟上学、结婚和赡养父母等实践性活动方面,女儿的重要性愈发显现。作为父亲家庭的非正式成员,同时亦没有赡养父母和承担家计责任和义务的女儿,如今越来越多地在娘家的经

6、济、资源和家庭福利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这便是女儿问题提出的缘由。本文将要描述和分析的是,女儿赡养行为及其伦理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农村家庭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在家庭实践性的赡养活动中,女儿的权利、责任、义务的重新定义,及其相应的公平问题。本文的发现和立论依据主要来自于我们在2007-2009年间,对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和养老问题的实地调查。已有的涉及女儿的研究,大多散见于各种有关亲属制度的论述中,少数学者,如贾德等人除外。贾德专门研究了女儿与其娘家的联系,及其与正式制度间的关系,特别关注了女儿本人的能动作用。她认为以女性为中心的亲属

7、关系与父系制度原则有所不同,如在“娘家”关系中,情感因素比成员资格和财产更为重要,而后者往往是父系亲属制度最重要的内容。她指出,一个已婚妇女虽然属于她的婆家,但2社会学研究她依然可以让娘家继续成为她亲属世界的一部分(Judd,1989)。马春华专门关注了妇女流动对农村父权制传统的影响,她的考察证明,妇女外出打工对农村家庭领域中的父权制文化有削弱作用,但是一些重要的制度规则,如父系继嗣和财产继承制度并没有因社会变革而消失(马春华,2003)。胡幼慧对儿子与女儿奉养父母的动力进行了区分,她认为儿子的动力来自于“责任”,女儿的动力来自

8、于“情感”(胡幼慧,1995:104)。但是胡和贾德等的研究都未对赡养动力的差别做更深入的探讨。女儿的“娘家情结”或者叫“顾娘家”是被提及较多的现象(费孝通,1998;潘光旦,2005;朱爱岚,2004;金一虹,2000;阎云翔,2006;明恩溥,2006;胡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