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864184
大小:160.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1
《上海新娘与攻击性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尚能学否上海的新娘与攻击的性格张承志两次旅行西班牙,我的背囊里都有堀田善卫的书。《西班牙断章》,还有《热情的去向》。对照着他的描写,我踏遍了安达卢西亚的处处古迹。那时我以为堀田善卫是一名专写西班牙或异国情调的作家,后来读了他的《在上海》,我才发觉,这又是一个中国通。对鲁迅在一九三六年用日文写的、在日本尤其读者众多的《我要骗人》,堀田善卫尤有感触。“单是自己一个人的过虑也说不定,要彼此看见和了解真实的心,⋯⋯那固然是非常之好的,然而这样便宜事,恐怕世界上也很少有。这是可以悲哀的。⋯⋯临末,用血写添几句个人的预感,算是一个答礼罢。”——在一九三六年当
2、时,或在今日,能平然读过这文章的最后一行的,日本人也罢中国人也罢,恐怕是没有的。其间有血的历史⋯⋯(《在上海》,121页,筑摩学术文库,一九九五年。引文为鲁迅自译的中文)鲁迅的这段话,日文写得更加语感沉重。也许他的日本读者,对末句以血致礼的表达,读取了更多的信息?其实鲁迅的预感,早已就是现实。五年前的“九一八事变”,已经把两国之间的险恶格局铸造完毕。预感的只是战火下次蔓延到哪儿——第二年,卢沟桥响起了日本全面侵华的炮声。在日本知识分子中,可能唯有堀田善卫,彻底表白了一种——对中国的感情的苦恼。《在上海》的前言里,他的这段直抒胸臆,早就该被中国人讨
3、论:也即是说,所谓日本和中国、中国与日本一事,对什么文学或艺术之间关系等等提问,我总是说,有也罢没有也罢,那些不是我知道的东西。遇到了我它是这样的——不这么讲我无话可说:日本与中国的、在历史或未来、它的相交相关的方式,远不单是若国际问题那么121冷淡的、外在的东西。与其说它是国内问题,莫若说它是我们一人一人的、内心和内在的问题。是我们文化自体的历史,不,甚至它就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历史自身。这样,内在的问题其物,也就在它被称为问题的百色万端里,在最终,成了有最富攻击性格的东西。(《在上海·前言》)这是罕见的披沥。就如鲁迅“以血”的添附,语言约束他难能
4、尽吐心间的积郁。内心和内在的问题。它的执著,仿佛非要配上曲折三匝意犹未尽的、堀田善卫的长句!或许这还是一个日语的表达丰富的例子。如此的曲折和直截,它于定音的最后一针见血,道出了日本人的中国情结:“最富攻击性格的东西!”不用说,即便排除政治的解释,单就一种感情的类型而言,这一表现,也足够令人震惊不已。它是单向的,独属于日本人对中国的一方,而不能允许中国人对日本也照样情深意长。它是主观的,倔犟且稍有霸道,毫不在意对方可能还另有想法。它已经明言在先:它最富攻击的性格。但这是一句真话。揣摩着它的真实感,对如此书写的堀田善卫,我摸索着对他尝试分析。对中国人
5、来说,如此情感是陌生的,中国式的脑袋,装不下这么纠缠悖反的复杂性。保守的中国,使我们对他者的国度,思慕或敬远,总是自律越界的妄想。它的过分,隐喻着施予对方的强迫。说到底仍不平等——既然被它深爱,那么作为对象的中国,已被夺去了拒绝的权利!中国能够接受它么?否。深知这一点并为此而痛苦,便是堀田善卫的文学。虽然这痛苦的底色也印着文人的放纵——由母国强盛而被赋予的、占有的权利和主人的感觉。唯因他是一个真挚的人,因着这种真挚,“最富攻击性格的东西”是可能弃留取舍、提炼珍藏的。真挚的证据同样留在文章里。《在上海》的如下一节,使我读得紧张。堀田善卫写道:他在马
6、路一边,眺望着一个盛装白纱的新娘子喜庆出门的场面。家122人相送正在话别。这时,有三个戴着公用袖章的日本兵走来。其中一个突然分开人群,走到新娘子身边,一边伸出粗粗的手指,在那新娘子的脸颊上捅了几下,接着手又朝下,摸到了胸部和下腹⋯⋯他写道:霎时间,“我”只觉血涌头顶,不觉冲过马路,扑向那日本兵。结果“本来就无腕力、更一倍无谋的我”被日本兵打倒,拳脚交加。“我”的颧骨撞在水泥地上,旧病的肋膜被踢伤,最后,被新娘子的一家中国人扶起。那个时候的新娘,恐怕过其一生,也不会忘记在那美好的登轿时分,被掀起婚纱、戳着脸颊,还摸弄了乳房和下腹的体验吧。哪怕那士兵
7、也未必有过分的恶意——对于我,这已是一个出发点。(《在上海》,107页)再没有别的文字,能比这一节解释得更贴切了:不顾一切扑向日本兵的“我”,深沉解说了堀田善卫痛苦剖白的、“内心和内在的问题”、“最富攻击性格的东西”。只是,那个被堀田宽容地说“也未必有过分的恶意”的士兵,他的“攻击性格”,也是滋生于这种放肆的、对中国的主人感觉!而且他又是一个鲁迅的知音。在俯拾满地的鲁迅议论中,这一小段可能捕捉鲁迅的文学特征最准确:这改造社版的《大鲁迅全集》里,题作《社戏》的作品当时就为我喜爱。在十六年前的读书笔记上,我曾这么记着:“首先是,在鲁迅的(照片上),那
8、双无言形容的、忧愁湿润的眼里,烙印着《故乡》和《社戏》的风景。既然已这么美好地描画了少年时代的回想,于是如《阿Q正传》、《呐喊》、《狂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