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研究

LED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研究

ID:37863054

大小:1.82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01

LED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研究_第1页
LED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研究_第2页
LED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研究_第3页
LED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研究_第4页
LED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LED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LED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研究·导读:LED的发光性能不仅和其电学特性相关,还受其结温影响。因此,通过实际测试和仿真工具来研究其散热性能及热管理方法在LED的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本文对LED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进行了协同研究。在仿真方面,完成了一个板级系统的电-热仿真;在测试方面,讨论了一个热-光联合测试系统的应用。  1.简介  众所周知,LED的有效光辐射(发光度和/或辐射通量)严重受其结温影响(如图一所示,数据来源于LumiledsLuxeonDS25的性能数据表)。(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图1:一组从绿光到蓝光

2、以及白光的LED有效光辐射随结温的变化关系  单颗LED封装通常被称为一级LED,而多颗LED芯片装配在同一个金属基板上的LED组件通常被称为二级LED。当二级LED对光的均匀性要求很高时,结温对LED发光效率的影响这个问题将十分突出[1]。  文献[2]中提到,可以利用一级LED的电、热、光协同模型来预测二级LED的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前提是需要对LED的散热环境进行准确建模。  本文第2节中我将讨论怎样通过实测利用结构函数来获取LED封装的热模型,并将简单描述一下我们用来进行测试的一种新型测试系统。第3节中,首先

3、我们回顾了电-热仿真工具的原理,然后将此原理扩展应用到板级的热仿真以帮助优化封装结构的简化热模型。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将介绍一个应用实例。  2.建立LED封装的简化热模型  关于半导体封装元器件的简化热模型(CTMs)的建立,学术界已经进行了超过10年的讨论。现在,对于建立封装元器件特别是IC封装的独立于边界条件的稳态简化热模型(CTMs),大家普遍认同DELPHI近似处理方法[3][4][5]。为了研究元器件的瞬态散热性能,我们需要对CTM进行扩展,扩展后的模型称之为瞬态简化热模型(DCTMs)。欧盟通过PROFIT项

4、目[7]制定了建立元器件DCTM的方法,并且同时扩展了热仿真工具[6]的功能以便能够对DCTM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当CTM应用在特定的边界条件下或者封装元器件自身仅有一条结-环境的热流路径,则可以用NID(热阻网络自定义)方法[8]来对元件进行建模。  2.1直接利用测试结果建立LED封装的模型  仔细研究一个典型的LED封装及其典型的应用环境(图2),我们会发现,LED芯片产生的热量基本上是通过一条单一的热流路径:芯片-散热块-MCPCB基板,流出LED封装的。图2:二级LED中的结-环境热流路径:LED封装用胶固定

5、于MCPCB上  对于稳态建模来说,封装的散热特性可以通过thJCR,即结-壳热阻来准确描述,结-壳热阻指的是从LED芯片到其自身封装散热块表面之间的热阻。对于一级LED来说,此热阻值可用热瞬态测试仪器按照双接触面法[9]进行测试来得到。  图3和图4所示的是thJCR的另外一种测试方法。这种方法用两步测试完成了对一个二级LED组件的测试工作,这两步的测试条件分别为:  第一种条件——直接把MCPCB安装到冷板上  第二种条件——在MCPCB与冷板之间添加一层很薄的塑料薄层(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图3:积分结构函数:安装于

6、MCPCB的1W红光LED及其封装的4阶热模型·图4:微分结构函数:安装于MCPCB的1W红光LED(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由于铜和胶的导热系数不一样,从结构函数曲线上即可方便的读出thJCR的值。同时,由于在第二种条件下加入的薄层材料会让测试曲线发生分离,通过分离点即可很方便的分辨出结-板之间的热阻值。如果需要建立LED封装的瞬态热模型,则需要用一条合适的热阻特性曲线来代替固定的thJCR热阻值来描述结-壳热流路径的散热特性。从热瞬态测试得出的结构函数可帮助实现瞬态热模型的建立。积分形式的结构函数即是一个完整的热阻热

7、容网络图,这些热阻热容值准确的描述了结-环境热流路径的散热特性。对积分结构函数进行阶梯近似即可得到热流路径上不同物理结构的折算热阻和热容值。(在文献[8]中提到的基于NID的模型生成方法,是在时间常数上进行的离散化。)  这种方法已经被成功用于生成堆叠芯片的模型生成[10]。这种封装中通常会有多条热流路径,当附加在封装表面的边界条件不同时,则不能把生成的阶梯型RC模型认为是独立于边界条件的模型。  对于LED来说,封装内部仅有一条热流路径,则阶梯型RC模型可以作为描述LED封装热性能的一种非常合适的模型。  下图所示为

8、LED在不同的实际散热环境下测得的结构函数图形,从图中可以看出,LED的热模型是独立于边界条件的,改变测试环境(在我们的例子中:插入了塑料薄层材料)并不会影响描述封装内部详细散热性能的那部分结构函数。文献[11]中同样提到,改变一级LED的热沉的表面接触特性并不会对热流路径上位于其之前的部分产生影响。因此,图3所示的、在热流进入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