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_德波_景观社会_的文本学解读_张一兵 - 副本 - 副本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_德波_景观社会_的文本学解读_张一兵 - 副本 - 副本

ID:37845646

大小:527.9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01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_德波_景观社会_的文本学解读_张一兵 - 副本 - 副本_第1页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_德波_景观社会_的文本学解读_张一兵 - 副本 - 副本_第2页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_德波_景观社会_的文本学解读_张一兵 - 副本 - 副本_第3页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_德波_景观社会_的文本学解读_张一兵 - 副本 - 副本_第4页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_德波_景观社会_的文本学解读_张一兵 - 副本 - 副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_德波_景观社会_的文本学解读_张一兵 - 副本 - 副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l1,2006#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5景观社会6的文本学解读张一兵(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210093)摘要:德波在5景观社会6一书中认为,景观社会作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形态,其实质就在于社会存在的表象化,人们因对景观的迷入而丧失对本真生活的要求,资本家则依靠制造和控制景观的生成和变换操纵整个社会生活。在景观生产

2、方式中,意识形态控制通过影像布展得以生成,而分离则是景观发生的现实社会基础。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德波;5景观社会6;表象化;影像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278(2006)01-0005-13居伊#恩斯特#德波(GuyErnestDobord,1931-1994),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激进左派思潮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于1967年出版的5景观社会6一书是其最著名的学术论著。我认为,此书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着特定的历史地位。德波在5景观社会6

3、一书中,试图宣告一种新的历史断代,即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一个视觉表象化并篡位为社会本体基础的颠倒世界的过渡,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景观之王国。他[1]199明确提出,在今天,/景观)观众的关系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秩序的牢固支座0。也由此,贝[2]斯特和凯尔纳指认德波的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修正的一种尝试0。这不无道理。在此书的第一章也是最重要的一章中,德波主要描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这一重大变化)))景观现象发生的基本路径和存在特征。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

4、学界。一、社会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在第一章开篇的/引语0¹中,德波援引了费尔巴哈5基督教的本质6第二版序言里的一段话,核心要义是批判在基督教神学语境中,上帝之城的幻象取代人之真实感性生活的著名论断,德波形象而深刻地说,那是一个/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0的颠倒时代,这段剖析可谓入木三分。站在人本主义立场上的费尔巴哈,当然要求重新颠倒这种伪真实的逻辑,以消除神学幻象,复归人的真实感性存在本身。众所周知,在5关于*收稿日期:2005-08-18基金项目:财政部、教育部国家

5、社科创新基地南京大学/当代资本主义研究0项目¹德波的5景观社会6一书分为九章,由221段帕斯卡)尼采式的警言文字组成,每段文字长短不等,在每一章的开始,德波都选用了一段他人的文字作为开章引语。5南费尔巴哈的提纲6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主要指控是后者把宗教世界归结为世俗京大世界的要求虽然正当,但却没有进一步说明神学想象世界产生的原因恰恰在于现实中/世俗学学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0,在这个著名论断中,马克思提出了以下的表述)))/世俗基础报[3]`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

6、独立王国0。马克思的原意是,基督教之哲学所以在神学幻象中建立上帝之城,实质上正是出于现实封建专制统治的意识形态需要。而德#人波在此则不落痕迹地借用了这一费尔巴哈)马克思的双重语境来确立自己全新的立意,实在文是神来之笔:与上帝之城异曲同工,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世俗基础已经将自身分离¹出来,在茫科学茫的总体性景像群中建立了一个同样虚幻的景观社会。德波认为,/费尔巴哈判断的他那个#社时代的-符号胜于物体,副本胜于原本,幻想胜于现实.的事实被这个景观的世纪彻底证会科[1]157实0。我们不妨来看看德波自己的理

7、论说明。学a文本的第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里,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二[1]43(spectacles)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representation)。0这也是oo德波此书中最著名的一个断言。六年景观º,是德波新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原意为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第一象,也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德波藉其概括他眼中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期质,具体来说即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人们因为对景观的迷入

8、而丧失了对本真生活的渴望与要求,而资本家则依靠控制景观的生成和变换来操纵整个社会生活。在德波眼里,上述景观性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也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新发现。不难看出,支配德波景观概念的是一种二元性人本主义价值悬设逻辑,因为德波看见的社会景观与社会的真实存在均处于一个/是0与/应该0对立的批判张力弧之中。其实,德波的深层理论逻辑与1845年以后马克思的那种历史唯物主义视域是完全异质的。在德波这里,景观是由感性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它的存在由表象所支撑,各种不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