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_王宗起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_王宗起

ID:37838729

大小:1.2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01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_王宗起_第1页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_王宗起_第2页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_王宗起_第3页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_王宗起_第4页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_王宗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_王宗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83卷第11期地质学报ACTAGEOLOGICASINICAVol.83No.112009年11月Nov.2009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1)2)2)2)2)2)王宗起,闫全人,闫臻,王涛,姜春发,高联达,3)4)1)2)4)2)李秋根,陈隽璐、张英利,刘平,谢春林,向忠金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3)北京大学地球空间学院,北京,100871;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西安,710054内容提要:根据近年来的地层、沉积、岩浆-火山和构造变形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新进展,结合前人的成果,按照大地

2、构造相单元划分原则,将秦岭造山带分为13个主要构造单元:¹华北南缘陆坡带,包括第一层序的青白口系大庄组、震旦系罗圈组和寒武系,与之对应的豫西栾川群;第二层序的奥陶纪陶湾群;º北秦岭弧后杂岩带,以宽坪群和部分二郎坪群中的基性火山岩与碳酸盐岩的构造块体与变质的古生代深海碎屑岩混杂为特征;»秦岭岛弧杂岩带,由丹凤群不同的古洋隆块体、富水幔源岛弧基性岩浆杂岩、云架山群、斜峪关群和草滩沟群的岛弧钙碱性岩浆岩和火山岩及深海沉积物及秦岭群弧基底杂岩等构成,时间跨度为奥陶纪-石炭纪;¼秦岭弧前盆地系,泥盆系及其它晚古生代地层是其主要充填物,同沉积断裂控制了一系列的次级盆地;½秦岭增生混杂带,由泥、砂岩组成

3、的基质和基性、超基性岩、火山岩、灰岩、硅质岩等岩块构成,最终形成于二叠纪末-三叠纪初;¾南秦岭岛弧杂岩带,碧口群的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和岩浆岩组成,称碧口弧;由三花石群的中基性火山岩以及西乡群的中酸性火山岩共同构成,称西乡弧;由耀岭河群和郧西群中基性熔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组成,称安康弧;¿南秦岭弧前盆地系,碧口弧前盆地充填物是以碎屑岩为主的横丹群和关家沟群;西乡弧前沉积主要由三花岩群包括王家坝组砂岩以及由泥岩、砂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变质而成的片岩、片麻岩和石英岩组成。安康弧前盆地具有明显的深海扇沉积特征梅子垭群和大贵坪组;À南秦岭弧后盆地系,包括后龙门山的茂县群和上古生界及三叠系,大巴山的洞河群和部

4、分耀岭河群的火山岩;Á南秦岭弧后陆坡带,只保留大巴山弧后陆缘,是高川)毛坝以南的下古生界;Â南秦岭前陆褶冲带,包括龙门山北段、米仓山和大巴山前陆褶冲带。三带形成于印支)燕山期,但构造线不同,且在出现的时间上,由西到东由早到晚;lv三叠纪残余海盆;lw中-新生代走滑拉分和断陷盆地;lx基底断块。关键词:秦岭;构造单元;大地构造相按不同构造学观点,秦岭造山带构造划分存有很动边缘,其南为扬子板块北缘被动陆缘(Hsuetal.,大差异。运用地槽观点,翁文灏定为燕山地槽褶皱带1987;许志琴等,1988;张国伟等,1988,1991;王清晨(Wong,1929),黄汲清认为是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并把等

5、,1989;Zhangetal.,1989)。同时,李春昱等秦岭群及其相伴的变质岩系定名为秦岭地轴(Huang,(1978,1982)提出在略阳-勉县一带存在印支期板1945)。后来进一步做了北秦岭、中秦岭和南秦岭三部块缝合带(勉略带),该缝合带向西与东昆仑阿尼玛分划分:以天水-丹凤-信阳一线为界,其北为北秦岭加卿缝合带相连。随后,张国伟等(1995,1996,2001)里东地槽褶皱带;其南依次为中秦岭礼县-柞水华力西对勉略带做了进一步研究和厘定,从而提出了秦岭褶皱带、南秦岭印支褶皱带(黄汲清等,1977;姜春发等,造山带为/三块夹两缝0构造划分方案,即华北板块、1963,1979;任纪舜

6、等,1980,1990,1991)。秦岭微板块和扬子板块,相互之间分别被商丹和勉自板块构造理论应用以来,随着/商(南)丹(凤)略缝合带所分割;且勉略带向东通过城固-洋县-金板块缝合带0(李春昱等,1978,1982;Mattureet水-两河口-饶峰-石泉狭窄的缝合带连结高川,向东al.,1985)的确立并以其为界将秦岭造山带分为北南被大巴山弧形推覆构造带掩盖。殷鸿福等秦岭和南秦岭两个构造带,其北为华北板块南缘活(1995a;1995b)认为勉略带是早古生代-泥盆纪有限注:本文为/十一五0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编号2006BAB01A11)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

7、11807)资助的成果。收稿日期:2009-04-12;改回日期:2009-09-07;责任编辑:郝梓国。作者简介:王宗起,男,1960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造山带与盆地的地层学、大地构造学和成矿学研究。通讯地址:100037,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6号;电话:010-68996873;Email:wzq@ccsd.org.cn。1528地质学报2009年小洋盆,与紫阳-平利一带的早古生代火山带相连。坡带;南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