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学导论笔记

北大考古学导论笔记

ID:37831144

大小:188.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1

北大考古学导论笔记_第1页
北大考古学导论笔记_第2页
北大考古学导论笔记_第3页
北大考古学导论笔记_第4页
北大考古学导论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大考古学导论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古学导论笔记第一章什么是考古学一、考古学的语源与定义二、考古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三、考古学的学科结构与分支学科四、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古学”:如《后汉书》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等。欧阳修《集古录》十卷。吕大临著《考古图》十卷。宋徽宗主编《宣和博古图》“金石学”ARCHEOLOGY希腊文“Αρχαιολογíα”,由“áρχαīоs”和“λóγοs”二字构成,狄奥尼修斯写了一部罗马史,名字就叫《罗马考古》antiquaty苏联《考古学通论》(阿尔茨霍夫斯基)的定义,认为:“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通过实物遗存来研究人类的

2、过去”。后来夏鼐的定义也很流行,夏鼐(1984):“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情况的一门科学”。以后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1986)说:“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严文明将考古学的定义表达为“考古学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学问”。简单来说,考古学就是利用实物遗存来研究过去历史的一门学问。第二章考古学发展的历程一、考古学的萌芽二、近代考古学的发生三、战后考古学的发展1.1845年德贝

3、郡古墓发掘2路易斯安那土墩墓(1850画)误为1784年杰斐逊发掘3.谢里曼(1840年)发掘特洛伊4。罗塞塔石碑1802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5.乌尔城兹格拉特神庙(3000BC)1919-1924发掘6。1879西班牙Sautuola之女发现7.汤姆森在丹麦国家博物馆(1846),此前(1836)发表“北方古物指南”8.惠勒1944发掘印度南部9。卡特发掘图坦卡门墓(1922)1、20世纪初英、法、德、俄、日等外国人在中国的探险。2、中国政府聘用外国学者或中外合作发掘,包仰韶和周口店。安特生、德日进、魏敦瑞、桑志华等。3、中国学者自己的

4、发掘,李济、梁思永、吴金鼎等领导的西阴村、殷墟、龙山城子崖等。4、三大发现与传统金石学1899年甲骨学的出现,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1930年居延汉简。斯坦因1900中亚新疆探险战后考古学进步之一、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例1、绝对年代方法的出现。50年代,核技术而测年成C14革命。例2、探测技术如地下雷达探测、航空遥感探测、水下考古例3、分析技术:微量元素的成分分析-产地、贸易生化分析-DNA氨基酸、脂肪酸分析体质人类学分析技术的进步--古病理例4、环境分析技术的发展:动物骨骼鉴定-动物群研花粉、硅酸体鉴定-植物群研究例5、保存科学:纳米

5、级的分析技术在保护科学中的应用战后考古学进步之二:考古学观念的转变1、60年代美国“新考古学”2、80年代“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第四章考古学的田野考察方法一为何进行田野考古二、田…调查三、田…发掘四。田野考察中的埋藏学和地层学研究一、为何要进行田野考古1、抢救发掘,为了保护古代文化遗存。2、主动发掘,为了研究过去的历史3、国家对发掘资格的认定。二、田野考古调查:是发现和寻找遗址或考古地点的方法,也是不采取发掘手段对考古遗址或地点进行考察方法考古调查一般不对调查对象造成破坏或破坏很小(如钻探)。所用时间一般较短,覆盖的面积也较大,见效比较快

6、,但对埋藏的对象一般无能为力,故深入研究还需发掘。调查的分类和方法:大别分为普查和专题调查两类。普查一般出自行政管理的需要,要求寻找遗址,标明位置,区分时期,了解面积和保存状况;专题调查又分为单个遗址调查、小区域调查和某一类遗址的调查等,一般出自学术目的,有学术课题作规划,要求对某一专题作深入了解。1、遗址及其发掘部位的选择:在研究目的可满足的前提下,选择保存前景不好的遗址。首先发掘的部位要找聚落规划的关键点—--重要遗迹2、考古发掘队的人员组成与发掘工具:队长;各项负责人;各类工具。3、遗址测量坐标系统的建立:全坐标系统;定位。4、发

7、掘区域的规划与发掘控制单位的确定:探方制度,5*5m;探沟,2*10m;具体,1*1m。5、发掘程序:原则一:根据土质土色的不同将全部堆积区别成一个个的地层单位,同时辨别不同堆积单位间的关系;原则二:据人类行为的顺序按相反的顺序发掘;田野操作流程——见流程图。6、记录系统:文字(日记、堆积表);图(不同比例);照相摄影;田野计算机数据库。7、标本的采集按单位采集;干筛;湿筛;浮选;标签;登记;野外文保。野外库房及制度四、田野考察中的埋藏学和地层学研究1、遗址是人类行为和自然力共同作用下的产物1-1自然力作用-N过程:自然营力作用的过程1

8、-2人类行为-C过程:人类行为造成的结果埋藏学研究——对N过程的解释:2-1旧石器时代考古比较重视,尤其是二次堆积,考古地点。2-2堆积形成的原因,风、水、火山、重力等。2-3堆积的整体形状,产状。2-4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