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应急预案措施

渝东南应急预案措施

ID:37820880

大小:8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31

渝东南应急预案措施_第1页
渝东南应急预案措施_第2页
渝东南应急预案措施_第3页
渝东南应急预案措施_第4页
渝东南应急预案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渝东南应急预案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渝东南现代物流园行政中心工程应急预案编制单位:重庆渝凤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00九年七月目录一、工程概况4二、编制目的4三、危险源状况分析评估及事故危害程度分析评估41、火灾类事故42、爆炸类事故43、中毒类事故44、坍塌类事故45、物体打击类事故56、机械伤害类事故57、触电类事故58、高处坠落类事故59、坍塌类事故5四、事故救援指挥控制中心5五、救援队伍及装备情况6六、关键岗位人员确定,指挥系统人员,救援人员责任61、现场总指挥:62、现场总指挥责任:63、现场负责的责任:64、救护人员的责任75、监测人员责任:7七、现场措施7八、应急救援

2、预案的演习计划8关键岗位人员名单9关键人员地址电话表10义务消防员名册11防火领导小组1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渝东南现代物流园行政中心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重庆热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质监单位:施工单位:重庆渝凤建设有限公司建筑面积:10229.74m2结构型式:框架结构工程地址:重庆市酉阳县麻旺镇层数:地上6层、建筑高度22.65m二、编制目的1、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并予以消除。2、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三、危险源状况分析评估及事故危害程度分析评估1、火灾类事故危险源:材料库房及堆场、木工房及堆场、

3、配电室及电气设备、生活住宿区,办公区,油料库、氧气乙炔存放地等。危险等级:非常大。危害类别:Ⅰ类。2、爆炸类事故危险源:氧气瓶、乙炔瓶、配电变压设备,生活区。危险等级:非常大。危害类别:Ⅰ类。3、中毒类事故危险源:生活区、桩孔、防水、焊接。危险等级:很大。危害类别:Ⅱ类。4、坍塌类事故危险源:深基础、陡坡、架子、塔吊、建筑物、临设。危险等级:非常大危险类别:Ⅰ类。5、物体打击类事故危险源:楼房周边掉物,高空掉物、基坑口掉物、塔吊吊物掉物。危险等级:很大危害类别:Ⅱ类。6、机械伤害类事故危险源:木工机械、钢筋机械、砼机械、土石方机械、泥工机械、塔吊

4、、小型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危险等级:很大危害类别:Ⅱ类。7、触电类事故危险源:线路漏电、机械漏电、照明漏电、手持电动工具漏电。危险等级:非常大危害类别:Ⅰ类。8、高处坠落类事故危险源:深基础,楼层、高空作业、电梯井道、临边作业。危险等级:非常大危害类别:Ⅰ类。9、坍塌类事故危险源:深基础、高边坡、脚手架、外架防护、模板支撑系统、围墙、材料堆场、建筑物。危险等级:很大。危害类别:Ⅰ类。四、事故救援指挥控制中心1、救援指挥控制小组。组长:陈述林付组长:杨波(现场事件管理)救援人员:余英佩、王德刚、黄立平、徐小明2、控制中心设在远离施工现场50米外的现

5、场办公室。3、配置:人人配置手机,现场设施示意图(存放大量危险物质的地点,安全设备存放点,消防系统和附加水源、污水和排水系统、设施进口和通道,人员集合点,设施的位置与周围社区的关系)。安全帽120顶,防毒口罩130只,担架2副,各类药品。职工名单表(见附件)、关键人员的地址和电话表(见附件),紧急服务机构的地址和电话(见附件)。五、救援队伍及装备情况(见救援队伍人员名单、救援装备一览表)。六、关键岗位人员确定,指挥系统人员,救援人员责任1、现场总指挥:陈述林现场负责:杨波急救:余英佩监测:黄立平伤员照顾:王德刚司机:徐小明保卫:袁家顺工人管理:高

6、德元2、现场总指挥责任:(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如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设施的直接操作控制。3、复查和评估事件的可能发展方面,进行设施的直接操作控制。4、指导设施的部分停车、并与现场负责和关键人员配合、指挥设施现场人员的撤离。5、确保任何伤害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6、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公安人员等取得联系。7、在设施内实施交通管制。8、对任何紧急情况的记录做出安排。9、给新闻媒介发送有权威的信息。10、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

7、复及生产恢复。3、现场负责的责任:1、评估事件的规模(为内部或外部应急机构)。2、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3、在消防队列来之前,(如有必要)直接参与救护和灭火活动。4、安排寻找受伤者。5、安排非重要工人撤离到安全的集中地带。6、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迅联系点。7、在现场总指挥到来之前担当起其责任。8、如有必要时,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4、救护人员的责任1、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事故发生地点。2、立即寻找受伤人员。3、立即展开救护工作,对受伤人员进行止血、包扎、人工呼吸等救护。4、随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情况。5、向医疗机

8、构提供伤情信息。5、监测人员责任:1、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事故发生地点。2、立即对事故环境进行调查。3、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相关情况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