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812740
大小:757.84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31
《2019.01.05 刷题课6-言语 崔茜 (讲义+笔记)(2019省考笔试小班(线上+线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刷题课6-言语主讲教师:崔茜授课时间:2019.01.05粉笔公考·官方微信刷题课6-言语(讲义)21.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宫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在文书上玺印封缄,在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已是普遍的一种做法。到了东汉时期,办公文件保密用的“封泥”竟然成为把守关隘的比喻词。《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
2、关,此万世一时也。”说明守关如封泥,应小心翼翼,不得有一丝疏漏。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A.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B.“封泥”一词的演变过程C.档案储存办法的演变D.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22.写作事实上不但是为了向外发表,贡献社会,同时也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而且是最重要、最严肃的阶段。不形成文章,根本就没有完成研究工作,学问也没有成熟。常有人说:“某人学问极好,可惜不写作”,事实上,此话大有问题。某人可能学识丰富,也有见解,但不写作为文,他的学问就只停留在简单看法的阶段,没有经过严肃的思考与整理,就不可能真正是系统的、成熟的。这段文字主要
3、强调了:A.论文写作的重要性B.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C.研究工作的评价标准D.知识与实践的内在联系23.20世纪初,英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住房供需矛盾突出,住房自有率极低,直至二战后,英国住房短缺问题仍然严重。后期,政府通1过扩大财政支出,启动大规模社会住房建设,有效解决了住房短缺问题,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也在一定程度干扰了住房市场的有效运行。对此,政府开始逐步引入市场化手段,推行社会住房市场化改革,角色由房屋的“直接提供者”转变成房屋的“战略推动者”,在政策理念和政策设计上,放弃了传统国家福利理论,特别
4、是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对住房保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A.政府要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短缺问题B.推行住房保障制度应该引入非政府力量C.社会住房是有效缓解住房供需矛盾的关键D.市场化是政府应对住房难题的有效手段24.在古代,对于世界的好奇不仅限于诗人、雅士,但大多数人只能通过他们笔下的描述了解世界,发现那些动人心魄的风景往往隐藏在路途艰险的地方。几个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这个世界有了越来越细致的描述,甚至一些几乎与世隔绝的岛屿也不再神秘。现如今,我们可以通过更先进的科技手段轻松地找到令人
5、震撼的图片或影像:隐藏在大海之下的巨大岩洞、冰川与海浪日复一日侵蚀的海岸……鬼斧神工般的地貌正在褪去亘古以来的神秘感,被详尽地展示出其来龙去脉。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A.知识可以拓宽人类的视野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科技满足了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D.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5.实际上,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船数量是符合英国当时的法律规定的。该项法律规定的救生船数量不是基于乘客人数,而是基于船的吨位。当时所有客船的救生船数量都远远低于需要的数量,配备救生船的目的不是用来装下全体乘客,而是预备在发生事故时将乘客转移到救援船上。在那时,
6、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2则是客船上的救生船搭载人数应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船则可以搭载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还为这种“对乘客安全高度负责”的额外配置没有引起公众注意而感到委屈。下列说法与本文相符的是:A.白星公司唯利是图的做法导致泰坦尼克悲剧的发生B.英国当时的法律与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不一致C.泰坦尼克号配备的救生船数量超过法律规定的数量D.泰坦尼克号的悲剧从技术角度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26.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碳酸盐岩地层经历抬升、溶蚀和断裂之后,留下许多纵横交错、深刻见骨的“疤痕”,似被刀剑划过,似被巨斧劈开,似被万剑
7、穿心,无奇不有,形态各异。这些“疤痕”被科学家们命名为“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西南地区,贵州省号称“世界喀斯特王国”,峰丛林立,沟壑纵横的地貌演绎出西南大地上一道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镌刻在我国西南大地上的“疤痕”不但编织出了“喀斯特王国”的秀丽风景,更记录了地球变化的历史。最适合作为文段标题的是:A.地球历史的记录者B.喀斯特:地球历史的记忆C.中国西南靓丽的风景线D.贵州:世界喀斯特王国27.我国每年因拆除、装修、新建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已经达到十几甚至几十亿吨,随意倾倒不仅破坏生态环境,也
8、增加了二次清运的压力,甚至还可能污染水体和大气。这种情况下,出路就在于资源化利用。经过分拣、破碎、筛滤,制出透水砖、预拌砂浆等产品的再生原料,这样,看上去属于“废物”的建筑垃圾,就可以变废为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