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案例1)铜矿资源形势分析:我国铜矿资源分布较广,但多为贫矿,能开采的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从区域矿业分布看,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开放区,经济发达铜的消费量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积极勘查和开发该矿区铜矿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矿床地质评价本矿床属于火山-次火山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受北西向构造裂隙带控制。根据空间分布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铜矿带:0号带位于隐爆角砾岩下盘;I号矿化带位于角砾岩带中;II号矿带位于角砾岩带上部。铜矿化带主要赋存于650m标高潜水面以下的原生带中。长约1000m,宽约800—1
2、000m,埋深200—600m。每个矿带由一系列的似层状、透镜状矿体组成。单矿体长300—500m,厚度一般5—15m,最大厚度50余米。延深400—650m,最大980m。矿体总体走向320°,倾向北东,倾角一般25°—35°。矿石多呈半自形至它形粒状结构,细脉状构造为主。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兰辉铜矿、铜兰、硫砷铜矿等。主要有用组分为Cu,伴生有用组分为S、Au、As、Ga、SO3等。主要有害组分为As,含量一般在0.02—0.05%。 通过普查工作,北西矿段已初步圈定矿体41个,铜矿远景储量已达大型规模,金矿已达中型
3、规模。3)未来开发外部建设条件1、交通运输条件本矿区位于上杭城北,直线距离15km,有简易公路与主干公路相接。矿区至较近火车站110km,运输条件较好。2、供电供水条件矿区所处县电力不足。该区“八五”期间将建设220kV变电站与闽西电网联网,未来矿山开发的电力有保证。矿区水源严重不足,若矿山开发,须引汀江水。3、区域经济与社会环境矿区所在县属老区贫困县,工业不发达。当地农民经济收入较低,城镇及农村劳力富余。矿山建设除水泥、砂石外,大部要从外地购买。4)矿床开采及矿石加工选(冶)条件分析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主
4、要矿体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条件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区主要含水带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岩体的稳定性好,矿体顶、底板岩石完整、稳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本矿区主要铜矿体分布标高在+100-700m间,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切割强烈。适于平硐溜井及盲竖井开拓,开采条件好。3、矿石加工(选矿)技术条件分析 根据本矿床的矿石特点,采用优先浮铜,后浮硫,最后浮明矾石的选别方法。据已作的可选性试验资料:矿石的入选品位:Cu0.98%,S7.25%,SO34.18%;选矿结果
5、为:铜精矿-Cu品位为CCu=24.79%,产率为δ1=3.39%.回收率为Kd1=87.26%.硫精矿-S品位为CS=34.95%,产率为δ2=12.1%.回收率为Kd2=57.36%.明矾石精矿-SO3品位为CSO3=16.29%,产率为δ3=9.35%.回收率为Kd3=32.68%.铜精矿中含Au3.94×10-6,含Ag117×10-6,含As1.18%。可选性试验的结果表明,矿石物质组分简单,选矿效果较好。精矿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但铜精矿中含As1.18%,有待进一步解决。根据矿石物质组分的特点及选矿试验结果,确定产品
6、结构为:铜精矿为主要产品,硫精矿和明矾石精矿为副产品。5)矿床经济利用价值估算分析储量计算结果:C+D+E级铜金属储量62.29万吨,矿石储量Q=6464万吨,铜矿石平均品位为0.96%。1、价值估算方法的确定由于本矿床在普查阶段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采用总利润法估算矿床利用价值。2、主要参数的确定 1)可采储量系数K=0.75。2)类比德兴铜矿,采矿回收率选定为Km=80%,矿石贫化率为Kf=17%。 3)依据扩大指标,采矿成本选定为Sm=24元/吨,选矿成本选定为Sd=14元/吨,综合成本为38元/吨。 4)产
7、品价格:铜精矿ZdCu=7543.3元/吨(纯金属);硫精矿ZdS=55元/吨(按含硫35%的规格计价);明矾石精矿ZdSO3=25元/吨精矿;铜精矿中含金ZdAu=40300元/千克(纯金属).3、经济效益指标计算 根据静态总利润公式: 1)产品是精矿粉时,一吨矿石的利润公式Po=Zd×δ-(Se+Sm+Sd) 式中:Se为一吨矿石应偿还的地质勘探费,元;Sm为一吨矿石的开采成本,元;Sd为一吨矿石的选矿成本,元.Zd为一吨精矿粉的价格,元/吨;δ为选矿产率. 对于本矿床产出的精矿不止一种,Zd×δ这一项包
8、括:铜、硫、明矾石和在铜精矿中伴生的金和银。同时由于地勘费在费用中所占份额不大,忽略不计。因此 Po=(ZdS×δ2+ZdSO3×δ3+ZdCu×δ1×CCu+ZdAu×δ1×CAu+ZdAg×δ1×CAg)-(Sm+Sd)=(55×12.1%+25×9.35%+7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