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70950
大小:200.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0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水文第ⅱ课时作业专题过关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文第Ⅱ课时[专题过关检测]专题验收,高考能力实战冲关一、选择题(2018·广州一模)下表是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水汽输送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年输入总量/107t各边界输入总量所占比例/%年输出总量/107t各边界输出总量所占比例/%东南西北东南西北14.780.016.654.828.612.8696.23.00.00.81.影响我国该区域水汽输入的最主要气流是( )A.信风 B.西风C.东南季风D.东北季风2.我国该区域水汽的最主要源地是(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3.我国该
2、区域年盈余的水汽主要储存于( )A.河流B.湖泊C.冰川D.土壤解析:1.B 2.A 3.C 第1题,从表中数据看,该区域的东部边界的水汽输入为零而西部边界输入的较多,由此可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西部干旱区。影响我国干旱区水汽输入的最主要气流是西风,是高空西风受地形强烈抬升,形成的降水。第2题,我国干旱区主要受西风影响,水汽的最主要源地是大西洋。第3题,我国干旱区年盈余的水汽主要储存于高山地区的冰川。干旱区的河流、湖泊少,不是水汽储存区域。此区域土壤干燥,以沙土为主,不是水汽储存区域。(2018·包头一模)长江和鄱阳湖之
3、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从多年平均状况来看,鄱阳湖作用在4~6月较强,而长江作用主要发生在7~9月。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会影响到长江和鄱阳湖的相互作用。三峡水库一般4~6月放水,7~9月少量蓄水,10月大量蓄水。据此完成4~5题。4.影响长江和鄱阳湖相互作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地形D.地势5.关于三峡水库调蓄作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4~6月加强了长江作用,可能加剧鄱阳湖洪涝灾害B.4~6月减弱了长江
4、作用,可能减弱鄱阳湖洪涝灾害C.7~9月加强了长江作用,可能加剧鄱阳湖旱灾D.7~9月减弱了长江作用,可能减弱鄱阳湖旱灾解析:4.B 5.A 第4题,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主要受长江、鄱阳湖水位高低差异的影响。影响水位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所以影响长江和鄱阳湖相互作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B对。气温、地形、地势不是长江、鄱阳湖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A、C、D错。第5题,4~6月雨季来临前,三峡水库调蓄作用,加强了长江作用,可能加剧鄱阳湖洪涝灾害,A正确,B错误。7~9月长江流域是雨季,
5、水库调蓄径流,减弱了长江作用,可能减弱鄱阳湖水灾,C、D错。(2018·江西八校联考)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如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降水累计量。读图,完成6~8题。6.该湖泊主要补给源为( )A.积雪消融B.冰川融水C.大气降水D.地下水7.在下垫面水分充足情况下,潜热通量值通常( )A.夏大于冬B.阴大于晴C.夜大于昼D.晨大于昏8.对该湖泊12月~次年2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A.风速减小B.下渗强
6、烈C.云量增大D.湖面结冰解析:6.D 7.A 8.D 第6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我国该湖泊地区累计降水量没有超过80mm,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由潜热通量曲线在12月~次年2月期间有部分时间数值为0可推断,该地区冬季气温低于0℃,由累计降水量曲线可知,冬季降雪量少,因此该湖泊的主要水源补给不可能是大气降水和积雪消融;如果该湖水源补给主要为冰川融水,那么夏季气温高,湖泊水面大,蒸发旺盛,湖泊在此时潜热通量也应该最大,与此图不相符,所以不会是冰川融水;结合材料“湖泊常年水量稳定”,而地下水补给季节变化小,流量最稳定。第7题
7、,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而气温越高,水汽蒸发量越大。因此,夏大于冬、昼大于夜、晴大于阴、昏大于晨(日出前后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第8题,由图可见,12月~次年2月该湖泊潜热通量值几乎为0。而此时为冬季,气温低,湖面应是结冰导致湖水被冰面遮盖,蒸发量极小。读世界两大著名洋流位置示意图,回答9~11题。9.洋流甲、丙的流向分别是( )A.东北、东南 B.东北、西北C.西南、东南 D.西南、西北10.下列关于洋流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使沿岸地区气候更加湿润
8、B.途经地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弯曲C.与北部南流的洋流交汇形成世界级大渔场D.周期性水温变化影响全球气候11.关于乙地区参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参与了海陆间循环B.参与了海上内循环C.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D.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解析:9.B 10.D 11.C 第9题,地球上70°E、30°N附近区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