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背诵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背诵

ID:37770362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0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背诵_第1页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背诵_第2页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背诵_第3页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背诵_第4页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背诵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背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背诵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大坝乡教学辅导站杨建华(733399)(联系电话:13893510498邮箱:gsmqyjh@163.com)摘要:古代诗词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无价瑰宝,它意境深邃,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是无数文人骚客表达情感的方式,而也正是这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将历史人文毫无保留的呈现在了当今社会。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背诵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记忆能力,还可以深刻了解古诗文的含义,增加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本论文就古诗文背诵的教学进行分析考察,以期能给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建议。关键字:小学语文,古诗文背诵,教

2、学古诗文是古代文人写就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诗歌主要分为古体诗,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散文则包括说、表、赠序、铭、杂记等。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阅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小学生必须熟练背诵70首古诗文,数目非常可观,而且新课标还对需要掌握的古诗文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浅显层次的古诗文只是需要背诵熟记,而随着层次的提升,学生不仅要熟练背诵,还需要掌握诗词本身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可见对古诗文内涵的学习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一、现今的古诗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1.古诗文教材的缺乏古诗文并没有独立成册,而是编在语

3、文课本中,和其他类型的课文混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没有针对性,而且诗文所配插图也往往是只有一幅,学生无法形成立体的影像,只能通过老师的语言描述来理解诗文大意,进行机械背诵。2.教师缺乏足够重视由于古诗文大多都短小精悍,多的有一二百字,少的则只有二十字。教师往往会因为教学课时紧张而将古诗文课时压缩,有时仅仅翻译一遍便草草了事。这不仅不能给学生讲授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而且学生只能在一知半解中背诵诗词,甚者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诗文不重要的错误想法。二、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意见。1、编制专门的古诗文教材我们应该组织专业的老师编制古诗文教材,在选取体裁上应该适

4、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编写的时候对一些古语进行注释和标记,添加相关附注,如诗人简介,写诗背景等等。同时各个类别的诗文都应该有所涉及,在题材选择上增加选择的丰富度,并且对其依据题材,主题,朝代等分类,使其内容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背诵。2、整合古诗文资源,增强理解首先,整合相同主题的诗文。小学所学的古诗词中,虽然有很多作者不同,背景不同,朝代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却是相似的,某些主题如思乡、送别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举常见的“送别”主题的诗为例,历史上有很多送别诗。李白的《赠汪伦》中,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借潭水表达出了朋友对自己的深厚感情;

5、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饮酒表达出不舍友人离去的感情;而他的另一首《山中送别》,则是“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更是有青草会再绿而游人难归的悲戚之感。因此在讲授这类诗,我们可以创造情境,播放一些离别歌曲,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送别或者读过的送别文章,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是人的心情,引发共鸣。同样的,在其他主题诗讲授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就能在把握感情基调中产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理解背诵。然后整合相同题材的作品。我们经常见到相同题材却有着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写雪,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是“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柳宗元的《江雪》则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首诗虽然都是在写雪,但情感却是迥然不同的。因此在学习时可以进行对比教学,学生们通过对比就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前一首诗里是充满着喜悦之情的,而后者则是孤寂苦闷的。结合岑参是送友人回京,有着光明的前程,而柳宗元则是官场失意,各自的感情来源一目了然。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对比学习,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背诵也会更加容易,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3、融合想象,增强理解想象是对过去积累的经验和已存储的记忆表象进行二次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过程。古诗文的背诵不

7、是单纯机械的记住只言片语,而是一次美的体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的想象能力,产生共鸣,引发联想,调动自己的经历,才能更好的体会诗文中的深刻内涵。在教学《游子吟》时,可以抓住一个“爱”字,诗人是怎样感受爱呢?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情境,在那里,慈爱的母亲在如豆的灯光中缝制着即将远行的游子的衣服,因为担心孩子久久不归,就将针脚缝得细密。这情景会引发学生们的联想,自己的母亲也是每天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然后等待着自己回家,而临出门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从而在读到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直接引发共鸣。感情作为抽象的需要想象,当诗句通过想象变为一幕幕立体、生

8、动的场景时,学生就可以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那么隐藏诗句背后的情感和意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