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

ID:37767648

大小:32.2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30

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材料解析题,52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1.“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孝的含义有:尊祖敬宗、传宗接代。到秦汉时期,孝的对象变成“父母”。这一变化反映了A.儒家思想得到官方认可B.血缘关系日益受到重视C.家庭伦理特征渐趋突出D.宗法分封制度得以建

2、立2.我国在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的子产铸“刑书”;此后,晋国也铸刑鼎。这些法都是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据此,关于上述中国古代法律表述正确的是A.着重调整社会经济生活B.法律成为“可以做”的文本C.法律成为压制性的力量D.权利是统治的基本观念3.秦朝的郡县制以郡统县、以县统乡、以乡(亭)统里,地方管理组织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层层有官吏,使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统治到个人,自下而上逐级最后集中到皇帝。郡、县二级行政机构,同时也是司法机关。法律维护政治制度和与此相吻合的道德标准。根据

3、以上材料判断秦朝的官吏是A.行政官、立法官,也是执法者B.监察官、司法官,也是执法者C.立法官、司法官,也是执法者D.行政官、司法官,也是执法者4.汉末以来,长期变乱,儒家典籍散佚,且师说多门,章句杂乱。到唐朝建立,唐太宗下令召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士,于贞观十六年编成《五经正义》。此书A.确立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B.顺应了科举考试的需要C.适应“三教合一”的需要D.提升社会整体文化水平5.《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据此推断唐朝A.草市是不合法的集市B.重视加强中央集权C.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州府

4、设立市场不受限制6.《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的数学著作,书中用过的数学名词,如分子、分母、开平方、开立方、正、负、方程等等,都一直沿用至今,有的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这反映出汉唐时期中国科技A.受主流思想发展影响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C.主要为各代政权服务D.存在理论总结影响深远7.《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种导致中西

5、远航反差的根源是A.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C.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D.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8.史料中这样描述17世纪初苏州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表明A.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B.自由雇佣劳动的状况C.各行业出现新经营手段D.手工各行业发展迅速9.明朝史书这样写到: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代为

6、极;宋其三变,而吾未其极也。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有一不与宋近者乎?材料表达的是A.宋朝社会变化对后世的影响B.阐述古代社会出现三次循坏现象C.分析了明朝社会变迁的原因D.表明了古代中国历史演变的规律10.清代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后可以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期只有百余名官员有密奏权,雍正帝扩展到1200余人。雍正帝要求在京大臣、各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低微官吏的密奏权。这一变化A.使享有民主权利的官员增加B.利于皇帝更有效控制官僚队伍C.提高皇帝处理全

7、国政务效率D.解决了皇帝决策和指挥的问题11.“不平等条约”是政治上、道义上的说法,在国际法和外交上意义不大。条约是国家之间的协议,信守条约是法律原则。“废除不平等条约”在国际法上行不通,“修约”是国际常态。以下符合材料思想的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拒绝修约要求B.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扶清灭洋”C.民国时期的“改订新约运动”D.新中国初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2.1900年5月初,北京城传在温泉山煤洞中,掘出前明石碑一方。碑文中称:“庚子三春,日照重阴;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材料表明当时A.民族

8、危机日益加深 B.明朝历史性的预见后世的问题C.迷信谶纬之风盛行  D.《辛丑条约》签订后民众的情绪13.清末立宪派说,今后“非一请愿书可以力争,又非复少数人奔走呼喻可以得请求也,惟诸父老实利图之。”暗示只有采取其他有效办法。梁启超也说:“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这说明立宪派A.转向寻求反抗道路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