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ID:37751733

大小:41.8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30

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评述_第1页
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评述_第2页
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评述_第3页
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评述_第4页
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评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评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评述*来自: 王中银(建设乡村和县城重建故乡精神气质) 2012-07-3009:49:29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孙瑾/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原载《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1期   *本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稳定机制研究——农村对抗性冲突及其化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7&ZD048)的资助。   "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温家宝在四川农村考察时强调关心农民

2、生活、维护农村稳定》,《人民日报》网站(http://web.peopledaily.com.cn ),1999年2月1日」。而当前农村社会冲突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最严峻问题之一(赵树凯,2003b;汝信等,2004;肖唐镖,2005;温铁军等,2007)。以群体性事件为例,1993年,中国发生群体维权事件是8709起,2003年达到58000起,2004年74000起,2005年87000起。2004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农民维权事件约占35%(温铁军等,2007)。以政治性冲突为表征的农民集体抗争性行动更是迅

3、速扩散并蔓延(肖唐镖,2005)。中国农村突发性群体事件作为转型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甚至决定了国家是否可以顺利地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于建嵘,2002;2003a)「作为社会稳定与社会风险重要指标的联名信增加率、集体上访增加率等指标不断上升,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风险加剧的时期(卢霞、张娜,2005)。也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再次进入社会不稳定时期(王绍光,2002;胡鞍钢,2006)。一系列社会不稳定的显现和潜在特征突出表现为:贫富差距问题、群体性事

4、件、腐败、社会治安问题、下岗失业以及就业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环境问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口问题)问题等(胡鞍钢,2005)」。   随着农村社会冲突问题重要性的凸现,国内外理论界对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美国学者(Perry,1985)系统研究过中国农村80年代上半期的冲突事件;90年代中期,又有美国学者(LiandO'Brien,1996)对于农民的冲突行为进行专门研究,提出"依法抗争"的概念。此后,一些学者围绕农业税费、农村环境、土地征用、村级选举等问题,从

5、集体行动、基层民主、基层组织、立法等多种角度展开研究(例如BernsteinandLü,2000;Jing,2000;Guo,2001;Michelson,2005;Michelson,2006)。在国内理论界,更多的研究者依据中国的国情对农村社会冲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相对全面的研究体系。现有的研究已经从农村社会冲突的现状(新特点和行为特征)、成因(直接来源和深层次原因)、化解机制等多个角度展开。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更注重以例证的方式解释实践问题,提出现实的经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而国外的研

6、究更注重理论研究的积累。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冲突的新特点   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社会的变迁和结构转型,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冲突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特点:   第一,冲突的主体发生变化。Perry(1985)研究认为,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家庭经营制度普遍建立,农村社会冲突主要表现为村庄之间、农户之间争夺公共资源,传统宗族活动和迷信活动重新恢复和发展。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当前农村社会冲突不再主要是乡村内部农户之间、村社之间的民间性质的资源利益纷争,而是转换为农民和基层政府之间的政治性冲突,表现为农民为

7、了捍卫自身权益与基层政府之间的抗争(赵树凯,2003;肖唐镖,2005)。同样,温铁军等(2007)认为,在乡村基层干部普遍消极怠工条件下,冲突的发生主体已经十分明显地转换为农民和那些因主客观原因没有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基层政府的直接对立。于建嵘(2000)认为:一方面,因利益分化和冲突及基层党政行为失范造成的农村权威结构失衡,是农村社会政治性冲突的基础性根源;另一方面,制度错位使地方性权威膨胀在体制外造就的一批农民利益"代言人",是农村社会冲突最为中坚的力量。   第二,农村社会冲突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冲突形式逐渐升

8、级(BernsteinandLü,2000;于建嵘,2003a)。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无论是纠纷型还是政治型,都表现出一定的组织性,并且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出现了一批组织领导者。对近年来增多的政治型突发事件而言,起到领导和组织作用更多的是农村新产生的地方权威人物。他们被一些学者(例如于建嵘,2002)称之为"新农民领袖".农村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