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抢一盗”犯罪问题研究

“两抢一盗”犯罪问题研究

ID:37749318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30

“两抢一盗”犯罪问题研究_第1页
“两抢一盗”犯罪问题研究_第2页
“两抢一盗”犯罪问题研究_第3页
“两抢一盗”犯罪问题研究_第4页
“两抢一盗”犯罪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抢一盗”犯罪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抢一盗”犯罪问题研究    【摘要】“两抢一盗”犯罪案件已经成为左右刑事案件总量的主要因素,也是社会治安形势起伏升降的“晴雨表”。当前,该类犯罪呈现出犯罪人低龄化等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贫富差距、失业等社会原因和生理、心理等个体原因以及季节、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着“两抢一盗”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两抢一盗     犯罪原因     社会治理对策    盗窃、抢劫和抢夺犯罪是我国近年来常见多发的财产类犯罪形态,其犯罪状况直接影响社会治安和群众的日常生活安全。近几年,“两抢一盗”犯罪仍处于高发态势,在全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在70%以上,仍是社会

2、治安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两抢一盗”犯罪的特征    财产犯罪突出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其他国家,财产犯罪都是一类常见多发的犯罪。在我国的官方犯罪统计中,建国以来,财产犯罪居各类犯罪之首,尤其以盗窃、抢劫和抢夺犯罪最多。当前“两抢一盗”犯罪案件的突出特点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街头发案增多。侵财犯罪多在公共场所发生,街头案件不断增多。    第二,犯罪人低龄化趋势凸显。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

3、4.18%,2005年上半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上升1.6%,在抢劫和抢夺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各占七成。    第三,流动人口在犯罪人中占很大比例。在街头上发生的“两抢”、扒窃等犯罪案件中,流动人口是主要作案人员。    第四,作案手段多样化。当前多发性侵财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由过去相对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并呈现出科技化、专业化倾向。    “两抢一盗”犯罪高发原因分析    犯罪原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既有综合性又有层次性,是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地理因素、主观因素等多方面结合的产物。    一是社会原因。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

4、加速期,其广度、深度和难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时期新旧体制相互碰撞、排斥,势必引起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动,引起各个阶层利益格局的调整,同时也导致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变化。犯罪是社会生活中消极现象的一种集中反映,也是社会转型中社会关系失调和社会结构失衡的一种表现。在社会转型期,“两抢一盗”犯罪存在和发展有着广泛的土壤和条件,表现在:    首先,贫富差距。贫富差距问题是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的经济根源。贫富差距拉大严重地损害了普遍受益的社会发展原则,容易使一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不仅是犯罪产生的重要原因,而且其与绝对贫困相比,更容易使人犯罪。   

5、 中国有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传统,而贫富差距的拉大,容易在犯罪活动中表现出来,侵财犯罪成为消除贫富差距的一种非法方式。1978年以来我国收入分配的贫富差距总体上呈扩大的态势,到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从1980年的0.25上升为0.462,同期,我国的犯罪率也从1980年的77起/10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363起/10万人。贫富差距是社会不满与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经过对1980年至2004年基尼系数与犯罪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93,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见,贫富差距的扩大对犯罪率的上升有着突出的影响。①    

6、其次,失业。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体制的改革力度逐步加大,劳动力市场化的速度加快,失业问题具有了新的社会特征。失业人群中一部分人成为生活来源无着、社会地位悬空的特殊群体,而这一特殊群体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正在对社会正常秩序和运行机制的形成产生制约作用。②从社会问题的角度看,失业是犯罪滋长的重要诱因。    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经过统计分析,1981年~2004年,我国失业率与犯罪率的相关系数为0.76,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实际上,用城镇失业率推断其对犯罪率的影响大大小于失业问题对于犯罪问题的影响。    二是个体原因。个体原因可分为心理

7、状态和生理因素两个方面。    首先是心理状态因素。与“两抢一盗”犯罪相关的心理状态因素又可分为思想观念因素和心理因素两种。对财产犯罪人而言,他们常常把个人的利益看得高于社会利益,采取与社会发生冲突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个人的价值观。具体来说,思想观念因素体现在腐朽的幸福观、错误的英雄观、无原则的友谊观等方面。与“两抢一盗”这些财产类犯罪有关的心理要素主要有需要、性格、气质等。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失衡是当前我国财产犯罪严重化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其次是生理因素。早在19世纪后半叶,西方国家的学者就对个体生理特征及其与犯罪的关系开始进行研究

8、。犯罪人类学派认为犯罪人在生理上具有天生性。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未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生理因素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