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反思

ID:37738887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0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反思_第1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反思_第2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反思_第3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与反思王洁[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6-58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图形扩大和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像的扩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扩大与缩小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3、情感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图像的扩大与缩小,能在方格纸上按

2、一定的比例画出扩大与缩小的图形。[教学难点]掌握图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教具学具]方格纸、照片等。[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1、分别出示两组照片照片,提问:照片里图像与实际大小比较,有何区别?说明你的理由。(一组照片为人物肖像,另一组为昆虫照。)2、引出课题。二、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放大1、(师出示在方格纸上的长方形放大操作),提问: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原来长方形的长是多少?放大后长方形的宽呢?原来的宽呢?两个图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2、生讨论汇报(让学生说)3、师引导:就是把长方形的每一条边

3、放大到原来的2倍,那他们的关系用比怎么表示呢?2:1从哪来的?4、师小结:放大后的长与原来长的比是2:1,放大后的宽与原来宽的比也是2:1,我们把这种关系说成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的长度比是2:1。板书: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5、反问:这里的2:1是指哪两个数量的比呢?(着重号)(二)缩小1、我们刚刚学习了放大,如果按1:2缩小,你会吗?你是怎么算的?、生自由回答。2、这里的1:2是什么意思呢?3、请同学们自己再把书游览一遍,再读一读画出关键性语句。(三)比较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学里的放

4、大与缩小,他们有什么相同点?(按一定的比;前项和后项表示变化后图形与原来图形对应边长的比)不同点呢?观察观察他们的比按2:1的比是放大原来的2倍,1:2就是缩小原来的1/2,你看出什么来了?如果比的前项大于后项,图形是放大的;如果比的前项小于后项,图形是缩小的。(五)说一说1、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课始出示的两组照片是怎样放大与缩小的?并说说这个比表示了哪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2、列举生活中图形放大或缩小的例子,并说一说是怎样放大与缩小的?三、数形结合,实践操作1、独立完成例4。2、生汇报。3、不是要把图形

5、的每一条边都放大吗?为什么你们三角形中只算了两条直角边?那斜边是不是也按2:1放大呢?量一量,三角形斜边的长是原来的2倍吗?让生量一量后,再说理。四、巩固练习1、教材第58页的“做一做”。生独立操作,展示并说理。2、练习九第1、2题。数形结合,展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们研究数学问题,经常会由数思形,以形思数,数形结合,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课后反思]比例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教材把两个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根据放大(

6、或缩小)前后两个图形中相对应的数据,能够写出许多相等的比,这是教学比例知识的极好素材,有益于学生数形结合,感悟比例的意义。二是借助比例能清晰地表达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规律,从而加深对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理解。学生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难点之一是仅看一个比,学生较难区分是放大还是缩小,或者说学生很难清楚地表达图形是按1:3放大还是按3:1放大,这一难点在“图形的缩小”教学后更加明显。而一旦离开了准确的表达,知识的学习、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这里的教学应特别强调学生对图形放大或缩小情况的正确表达

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