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35535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施良方著作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近日,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马卫平教授在参加完他们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之后,发出一声感叹:“这么多年来,整体感觉就是研究生的整体素质下降了,尤其是知识面过于狭窄,究其原因,恐怕是学习的功利性太强。在有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一项几乎全是与选题内容相关的论文,而没有什么专业书籍。这明显的说明他们很少读书,即使读了一些书,也把自己局限在体育领域的少数几本书里面,最后的结果就是知识面窄,思维受到严重的局限。”听完马卫平教授的这番话,我觉得他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作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理论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抓紧时间,多读几本经典的与专业
2、相关的书籍。前段时间,读完施良方教授的经典著作之一《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之后,沿着学习、课程、教学这条主线,就有必要继续欣赏他的经典著作之二《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以让自己对“课程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所谓教学,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积极的行为,它具体又分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过程,但是这两个过程并不是绝对的有谁先谁后之分,而是相互交叉进行着。只有通过“教学”学生才会学到知识,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去。但是,如果要将“教”与“学”很好的连贯起来,“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只有通过“教”课程,才能让学生有具体的内容可以学习。所以,谈
3、到教学,“课程论”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领域之一。也就是说,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到“教什么”的问题,所以课程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正是因为每个教育者都必须关注“课程”,所以,使得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对于不同的教育者、在不同的情景里,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实际上,每一种课程的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科、学生、社会等因素极其相互关系,正是因为人们的视角不同,所以,在国外形成了很多不同的课程研究流派。就中国来说,教育界对课程问题的研究历史则相对较短,对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也不够完善。施
4、良方教授的这本书试图在构建课程理论体系方面做一些尝试。他主要是通过对课程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基础的探讨,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整个编制过程的分析与反思,对课程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的思索,对课程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对课程的历史、现状的剖析以及对未来课程的展望,从而确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理论框架。在这里,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本书的大体结构与框架:本书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通过对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如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科成即预期的教学效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等)的剖析,使大家对课程理论探讨的
5、基本对象有所了解;同时,通过对课程理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的阐述,有助于大家对课程理论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第二部分(1—3章),这部分主要是阐述“课程编制的基础”,课程基础主要是指其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关系。作者分别考察了课程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历史,剖析了现代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与学校课程密切关系,力图揭示三个基础学科对课程的影响、启示作用。本部分为课程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背景和基础,有助于大家对课程领域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第三部分(4—7章),这部分主要是讲解“课程编制的原理”,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通过这部分,可以让大
6、家对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第4章课程目标首先分析了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展开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接着论述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然后考察了课程目标的依据(学生、社会和学科),最后介绍了一种确定课程目标的模式——“需要评估”。第5章课程内容介绍了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然后分别阐述了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与组织的原则(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最后探讨了课程的类型与结构。第6章课程实施在明确课程实施定义的基础上,介绍了课程实施的三种取
7、向(得过且过、适应或改编、忠实或精确),然后分别阐述了课程实施的两种基本认识(课程实施即变革、课程实施即教学),最后分析了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第7章课程评价首先介绍了课程评价的各种取向,以及各种模式,在分析各种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提出了课程评价的基本步骤。可以说,第三部分是传统课程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课程编制模式。第四部分(8—10章),这一部分主要讲授“课程探究的模式”,实际上是对第三部分的传统课程编制模式的挑战。包括过程模式(英国学者斯滕豪斯)、实践模式(美国学者施瓦布)、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