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二首

郭沫若诗二首

ID:37720664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郭沫若诗二首_第1页
郭沫若诗二首_第2页
郭沫若诗二首_第3页
郭沫若诗二首_第4页
资源描述:

《郭沫若诗二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课件:播放《祈祷》)一、导入: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创造出了众多的美丽动人的传说,而诗人的想象则是最瑰丽的,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曾写过这样一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中表达出他那浓浓的思乡之情。那么,面对星空,面对静夜,我国现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写什么呢?(出示课题)二、简介作者(出示课件)首先让我们来熟悉一下郭沫若。郭沫若:生于1892年,原名郭开贞,小学和中学时代,受

2、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接触到许多进步作家的作品,1921年回国,此后一直从事新文化运动。可以说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静夜》就是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留学日本的诗人感到失望、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于是,彷徨在黄海边上的诗人在灿烂的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静夜》

3、。三、学习《静夜》1、(课件朗读)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静夜》的录音。要求同学们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情感。2、学生朗读。(课件配乐:故乡的云)要求学生尽可能做到: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尽可能柔和、舒缓。3、提问:这首诗题为《静夜》,那么在这幅静夜图中,诗人究竟描写了哪些景色?淡淡的月光、翠绿的松林、村庄、白云、疏星。月色白而淡,是一中朦胧的美,松林绿而浓,有一中苍劲的美。夜空明净,月朗星稀,抬头还可依稀看见团团白云,更有几点星星点缀天幕,似从白云缝隙中漏出……这是一种“雅”的氛围,是一

4、种俗心难成的无言的教化。(朗读指导)4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图,把人带进了一个“平和洁净”的世界。点出了夜的“静”。(课件出示:月淡星疏环境雅)学生齐读1小节,注意语气要尽可能舒缓、平和、优美。1、诗人还在这美好而宁静的静夜中看到海雾,那么诗人的本意是看海雾吗?——不是,“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朗读指导)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寻找天河?——(提示:古时人们为何想成仙?——神仙逍遥自在。说明天上的生活是很美好的。)美丽的天河,不仅有许多动人的传说,还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自由、幸

5、福、美好生活的去处。(2)那么诗人找到他心目中的天河了吗?——没有,“远远的海雾模糊”可以证明。找不到天河,也就是诗人并未找到他心目中那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所在地。既然找不到,那诗人的心情又如何?——伤心、失望在诗中诗人又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他的这种情感的?——鲛人泣珠(朗读指导)(课件出示:鲛人流珠想象奇)那么鲛人为何会对月流珠呢?同学们,你们是否能结合诗人当时的心境、处境及当时的社会现实来说说理由?明确:怀念亲人,期待即将到来的甜美的团聚;思念见园,期待它们走出愁雾见清朗;是孤独、无望,期盼美好自由温

6、柔的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明确的肯定,那为鲛人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引用“鲛人泣珠”这个神话传说,用意十分明显,即使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拯救祖国,就是流下的眼泪也要变成珍珠,来报效祖国。从中,我们不只看到诗人的哀伤、无奈、惆怅,更可见诗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心,对现实的深深思考之情。(课件出示:寄托哀思主题美)朗读第二小节5、小结:可以说,诗人在诗中借描绘的这一幅平和洁净的月夜图来展开想象,从中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齐读这首《静夜》。要求略带哀伤的语气。6、试背全诗(出示

7、课件:月光——松林白云——疏星天河——模糊鲛人——流珠)四、学习《天上的街市》41、导入:时间飞逝,1921年,远离故土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此时,祖国虽仍处在黑暗之中,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诗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于是他又一次仰望星空,执笔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课件出示标题)2、学习这首诗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天上真的有街市,你认为天上的街市会是怎样的?(会有什么东西,有什么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学生想象并回答。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诗人笔下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

8、(课件朗读)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语气、情感。教师指导:略带些美好、自在的情感,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尽量轻松、柔和、舒缓,要略带坚定的语气。学生试读一次。4、学生模仿《静夜》的学习,自学讨论,自学这首诗。诗歌描写了哪些景色,又想象到了什么?这首诗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读读说说。5、明确:(1)看到远远的街灯明了,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又很像街灯,这里,街灯与明星交相辉映,分不清哪是灯,哪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