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安徽高考乡土地理详细解读

2011安徽高考乡土地理详细解读

ID:37703357

大小:41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9

2011安徽高考乡土地理详细解读_第1页
2011安徽高考乡土地理详细解读_第2页
2011安徽高考乡土地理详细解读_第3页
2011安徽高考乡土地理详细解读_第4页
2011安徽高考乡土地理详细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安徽高考乡土地理详细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乡土地理部分解读一、2011年高考安徽乡土地理主要从以下面考查。1.安徽省自然地理总特征和主要自然灾害。2.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二、前瞻预测1、 安徽乡土地理知识的考查,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必须放在我国整体的区域发展背景下,来体现其独特性、内涵性和差异性,同时更要注意安徽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联系性,如安徽如何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承接什么产业等等。2、 即使考查安徽的某个局部的或微观的区域特点和发展问题,信息和材料一定是基于全省学生共有的认知水平背景,或者信息材料的给予

2、必定详实完备,目的是避免由于不同地域的差异而带来的不公平。三、备考策略详细复习安徽省地理,熟悉地图,准确把握本省和其它地区的空间联系。复习的方法和思路可以以某一个地理要素为中心,与其他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和影响,由点—线—面展开;亦可以按“区域特征——区域问题——区域发展”展开复习等等。积极关注与安徽有关的国内热点大事,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分析现象,迁移运用,强化能力。四、安徽乡土地理知识导读自然特征:1.位置: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安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以长江、淮河为界,形成了淮

3、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2.地形:(1)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2)江淮之间西部为大别山区,东部为丘陵地形;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3.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并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其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

4、气候;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黄山山脉以南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4.河流:主要有淮河和长江(皖江),注意境内江河段的流域特征。5.植被、土壤: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自然更替。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黄、红壤。6.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例题1:小麦成熟早晚受热量、光照强度、土壤性质、空气湿度、干热风等因素影

5、响。右图是安徽部分地区小麦收割等日线分布图。结合材料和示意图,回答(1)~(3)题。(1)导致安徽小麦收割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C.土壤肥力D.降水(2)导致Q地小麦收割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A.选择了生长期长、产量高的小麦品种B.土壤肥力低,小麦生长缓慢C.地势低洼,光照不足D.地下水位高,空气湿度大,小麦成熟期长(3)导致P地小麦收割较早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品种的原因B.受干热风的影响C.地形与土壤D.在成熟期化肥、除草剂的大量使用解析:第(1)题,南北变化是受热

6、量的影响,即纬度因素。第(2)题,紧临长江,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空气湿度大,生长期长,小麦产量高。第(3)题,成熟期化肥的使用会使小麦返青,成熟减缓;与除草剂使用无关。答案:(1)B (2)D (3)D例题2:根据我国某省区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上图为我国某省区图,比较该省甲河以南和以北地区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差异。甲河以北地区甲河以南地区气候类型地形类型作物熟制答案: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类型平原为主平原、丘陵、低山作物熟制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两熟(2)结合下表指出A地区农业生

7、产最容易导致的生态问题,并分析A地区该生态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比B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大的原因。人口(万人)播种面积(平方千米)土层高度(米)2006年粮食产量(万吨)A地区6536670.1~0.856B地区(黄土高原)15418250~8045答案: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原因:A地区比B地区人均土地少,单位面积土地产量高,造成经济损失大;土层薄,山地石质容易裸露,土壤恢复困难。(3)图一为A地区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图二为A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构成图,试分析应如何促进A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走立体农

8、业道路,发展多种经营,系列开发优势资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开发新炭林和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解析:淮河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南部低山丘陵可发生水土流失现象,要合理利用低山丘陵发展经济,防止沙土流失的发生;北部以平原为主,粮田集中连片分布。南北的热量条件(气候类型)不同,作物熟制上有差异。社会经济特征:1.人口、城市2009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3.07‰,比上年上升0.0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6‰,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