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82315
大小:3.38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8
《精校word版---济宁市2018届高三5月份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济宁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除黑。如果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留存、传播和发展这项伟大工程离不开它的重要载体——文字和书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温“惜字”这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②所谓“惜字”,即“敬惜文字”,就是对文字心存敬畏
2、、珍惜。它实际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与体现:一是敬惜文字书写使用的行为和过程,二是敬惜文字书写使用的载体和结果——书籍及有字的纸片。③我国历来有“惜字”的优秀传统。远古时代,人们就对文字怀有至高无上的敬惜,以至用神话来描述文字的产生。《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它把文字的产生看作是人类文明混沌初开的标志,从此人类智若神明,甚至令天地、鬼神感到恐慌。不止如此,敬惜文字的传统在普通民众的生活里也曾蔚然成风。荷兰汉学家高延记载,清末时期,中国每个街巷都专设收集字纸的篮子,这些篮子上均贴着一张红纸,上书“敬惜字纸”;普通老百姓都有随手捡拾字纸的习俗。还有史料记载称,古
3、有乡贤手持篾筐,上书“敬惜字纸”四字,走乡串户,收集字纸,郑重焚烧。④今天我们虽已见不到上述情景,但这种“惜字”的文化传统依然有迹可循。有形的印迹之中既典型又直观可见的当属惜字亭。惜字亭是一类专门用于焚化字纸的建筑,是古时地方官员和文人销毁公文和墨书的地方,也有的被称为“敬字亭”“敬圣亭”“惜字宫”“喜佛塔”等。明清时期,惜字、敬字风俗日盛,人们认为万物有灵,书写文字的字纸为“圣迹”,更具灵性,敬惜它们就是积累功德。因此,字纸不得随意丢弃,而需要集中回收后送往惜字亭内以火焚毁,否则就是大不敬。也正因为如此,在书院、文昌庙以及文人雅士聚居的场所,人们建造了大量的惜字亭。时至今日,在安徽
4、岳西、江西万载、台湾等地还有惜字亭留存,它们见证着中华民族“惜字”的文化传统,反映着人们建造和使用它们的初衷——尊重文化、传承文化。⑤古人“惜字”传统还有一些无形印迹,表现为文字使用上敬惜字句的传统——严谨运用,要言不烦。严谨运用文字就不会随随便便以游戏的态度对待文字,而是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力保文字表述的内容保质、保真;要言不烦,就是使用文字时惜墨如金、简明扼要、删繁就简、言简意赅、微言大义。古人的炼字佳话体现的就是“惜字”,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⑥然而,现在也出现了一些与“惜字”不和谐的现象,应该被批判和摒弃。譬如,此前有新闻报
5、道称,安徽某所具有百余年历史的高校简单粗暴地处理馆藏旧书,直接将它们从楼上丢下当废品处理,满地狼藉。此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大影响,唏嘘感慨一片:“丢下的是物质的书,失去的是精神上的钙。”“在尊重知识、重视传统文化的人士眼里,每一本图书都是一个有生命的性灵。”再如,在行文写作中,人们欠缺文字使用时的敬惜之心,网络等媒体标题党居多,雷人、浮夸之语和空话、套话盛行,也应引起警批判和摒弃。⑦从本质来说,一个社会对待书籍的态度就是对待文字、文化、文明及传统的态度。因为敬惜书籍、“书”尽其用方能传承文字、文化、文明及传统。图书可能会废旧,但知识、文化及传统带有永恒的价值。通过低价处理、转赠、捐献等多
6、渠道的流转方式完全有可能实现“书”尽其用,让每一本图书遇到珍视它的人。在新时期,珍爱书籍也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比如对存世数量不多的经典典籍实施最严格保护的同时对它们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使纸质版和电子版各有所长、相互补益,这也是对“惜字”优秀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化“惜学”的优秀传统,在生活中表现为敬惜学纸,写作时表现为敬惜字句。B.我国古人用仓颉造字的神话来描述文字的产生,作者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初开的标志。C.惜学亭曾是一种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是中华民族尊重和传承文化的历史见证。D.古人有炼字佳话,表明他们
7、对文学心存敬畏珍惜之心,努力做到惜墨如金、要言不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论述古代惜字传统,再指出今天的不惜字现象,最后揭示问题本质,提出解决办法。B.文章第三段举出古代乡贤收集字纸郑重焚烧的事例,论证了敬惜文字在普通民众的生活里曾蔚然成风的历史。C.文章第六段从对待废旧书籍和写作使用文字两个方面,从反面指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文字的错误态度。D.在文章末段,作者提出了对废旧书籍的两种比较好的处理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