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

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

ID:37676550

大小:266.8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8

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_第1页
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_第2页
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_第3页
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_第4页
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97年6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n.,1997第26卷第2期Journal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1.26No.2【历史地理研究】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王元林(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安710062;作者,男,27岁,博士生)  摘 要 历代各朝多重视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极少注意黄河中游。中游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多游荡变化。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三河“春以泮冻,秋以涸冻”,涨溢频繁,间有摆动侵蚀。时三河河道虽有迁徙,但并非现今的混乱不堪,形成今日的局面应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关键词 黄渭洛 汇流

2、区 河道滚滚黄河从禹门口迤逦而来,滔滔渭河滋润关中飘洒东行,漪漪洛河穿越陕北蜿蜒南流,三河浩浩荡荡交汇于潼关近旁,使这一天险更具魅力。在北到禹门口、北山,南界秦岭,东临峨嵋原、中条山,西至石川河的广大汇流区内,黄河从禹门口至潼关(即黄河小北干流)长13215公里,洛河从头至洛口(即洛河下游)长138公里,渭河从交口至渭口长142公里。近年来,三河江流区洪灾不断,河道频频变迁。1993年和1994年9月,洛河下游发生罕见的大洪水;1996年1~7月,黄河小北干流出现多次洪流;1996年7月,汇流区渭河也决口泛溢。然而,历史时期三河汇流区河道并非如此。笔者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①,继续对隋

3、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作进一步探讨,并采用文献记载与实际考察相结合的方法②,以便较准确揭示其间的变迁,以期对今日三河的治理有所助益,恳请当世方家指正。隋唐五代,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承前余波,汇流区黄渭洛河道也日趋纷杂,河流时常涨溢,沙洲也日益增多,河道时有迁移,曲流蜿蜒,三河变化较以前各代更为甚之。隋唐之际,黄河小北干流出禹门口后,河道趋向东南,给西岸淤出大片肥田沃土。唐武德七年(624),“云得臣白龙门引河溉田六千余顷”《新唐书》卷(37《地理一》《关内道·同州韩城》),既灌如此多的田地,不是短时间能淤出的,应从隋代开始,黄河已渐东移。与此相对应的是,从汉至唐,“北

4、至峨嵋原的西北角下,而且还应该向北延伸到河津城西北的苍头村北”③,南至汾阴睢,由于这一狭长地带的阻隔,“汾河和黄河几乎并流了几十里,才流入黄河”④。而隋代汾阴城南迁收稿日期:1996-08-30① 拙文《隋唐以前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② 作者曾于1995年7月至8月,亲临三河汇流区作实际考察,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本文即是在爬罗梳理史料与实际考察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③④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在中游的侧蚀》,载《河山集》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1339里①,就是由于黄河东蚀所致。至唐代中叶,汾河口已北移,在距今山西万荣县宝

5、鼎镇北25里的地方《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河中府》),大概在今万荣县南北甲店村正西,由此证明,黄河主流已东徙②。这里需作补充的是,在汾黄狭长地带的北部,黄河已开始侵蚀,使中间狭长地带渐被水侵而四面环水,出现河渚。有史可查的河渚就有两个,其中一个竟有十五六顷之田可以耕种,“河水四绕,东西趋岸各数百步”(光绪《河津县志》卷11《艺文一》,隋末唐初王绩《答冯子华处士书》),其渚“东南隅有连沙盘石,地颇显敞”(光绪《河津县志》卷11《艺文一》,隋末唐初吕才《东皋子集序》),竟可修寺建庙。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之弟王绩曾居此河渚之上。王绩继承“先人故田”,则这块河渚当在隋初甚至更早就已

6、形成。这里田地庐舍,男耕女织,一派田园风光,仿佛人间仙岛。其南的另一块河渚上,隐士仲长子光已居住30年之久。可见,这两块河渚最迟在隋初已具雏形,由于河水向东侵蚀,竟使原来两河中间的可耕之田退缩成“河水四绕”的河洲了。与北部相对应,在河汾狭长地带的南部,黄河河道也侵夺汾河,使汾口北移。唐开成五年(840),日本僧人圆仁曾在宝鼎县(汾阴县改名)北25里的秦村,“向西望见黄河”《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3),黄河距秦村不远,目视可及。唐宝鼎县治今万荣宝鼎镇,今宝鼎镇北25里左右也有一秦村,不但名称、距离相同,而且这里位于河岸旁边,极可能是唐长安至太原的驿道所经之处。因此,圆仁曾经驻足的秦村

7、即今万荣县黄河岸边的秦村无疑。今汾河从村西老岸不远处流过,黄汾之间虽有沙洲相隔,但已有汊流沟通。而唐开成时汾河口较今还应上提,即黄河还应在秦村西北就已东偏而接纳汾河。如果圆仁旅唐所看到的的确是黄河,那么,黄河从元和元年(806)至开成五年的34年间③,黄汾间的狭长地域,由于黄河向东的侵蚀(也包括汾河向西的侵蚀),竟使汾河由原来的南北甲店而北移最少10里,至秦村甚或更远地方,黄河向东年侵蚀达147米多。汾河口南的瀵水,隋蒲州刺史杨尚希就曾引瀵水立堤“开稻田数千顷”《隋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