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相关知识

白血病相关知识

ID:37672907

大小:3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8

白血病相关知识_第1页
白血病相关知识_第2页
白血病相关知识_第3页
白血病相关知识_第4页
白血病相关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血病相关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白血病相关知识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的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及早期幼稚细胞,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几个月。慢性白血病(chronicleukemia,CL)的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的阶段,多为较成熟幼稚细胞和成熟细胞,病情发展缓慢,自然

2、病程为数年。其次,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可将AL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cytic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genousleukemia,AML)。CL则分为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genousleukemia,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及少见类型的白血病,如毛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病因及发病机制人类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1.生物因素主要是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可由人类T淋巴细胞

3、病毒Ⅰ型(humanTlymphocytotrophicvirus-Ⅰ,HTLV-Ⅰ)所致。病毒感染机体后,作为内源性病毒整合并潜伏在宿主细胞内,一旦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即被激活表达而诱发白血病;或作为外源性病毒由外界以横向方式传播感染,直接致病。部分免疫功能异常者,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白血病危险度会增加。 1.物理因素包括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早在1911年首次报道了放射工作者发生白血病的病例。日本广岛及长崎受原子弹袭击后,幸存者中白血病发病率比未受照射的人群高30倍和17倍,患者多为AL和CML。研究表明,大面积和大剂量照射可使骨髓抑制和机体免疫力下降,

4、DNA突变、断裂和重组,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2.化学因素多年接触苯以及含有苯的有机溶剂与白血病发生有关。乙双吗啉是乙亚胺的衍生物,具有极强的致染色体畸变和致白血病作用。抗肿瘤药物中烷化剂和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有致白血病的作用。化学物质所致的白血病以AML为多。3.遗传因素家族性白血病约占白血病的0.7%。单卵孪生子,如果一个人发生白血病,另一个人的发病率为1/5,比双卵孪生者高12倍。Down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有21号染色体三体改变,其白血病发病率达50/10万,比正常人群高20倍。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Fanconi贫血)、Bloom综合征(侏儒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5、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及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患者的白血病发病率均较高,表明白血病与遗传因素有关。1.其他血液病某些血液病最终可能发展为白血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白血病的发生可能是多步骤的,目前认为至少有两类分子事件共同参与发病,即所谓的“二次打击”学说。其一,各种原因所致的造血细胞内一些基因的决定性突变(如ras、myc等基因突变),激活某种信号通路,导致克隆性异常造血细胞生成,此类细胞获得增殖和(或)生存优势、多有凋亡受阻;其二,一些遗传学改变(如形成PML/RARA等融合基因)可能会涉及某些转录因子,导致

6、造血细胞分化阻滞或分化紊乱。2.症状:上腹弥漫性压痛,下肢弥漫性水肿,下肢水肿,乏力,低热,体重减轻,关节疼痛,关节痛,出血,出血倾向,发热,呼吸,多汗,头痛,子宫压痛,心包内出血,心包积液,心包积液征,心悸,截瘫,扁桃体发炎,扁桃体肿大,抽搐,昏迷等流行病学我国白血病发病率约为3~4/10万。在恶性肿瘤所致的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和第7位(女);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1位。我国AL比CL多见(约5.5:1),其中AML最多(1.62/10万),其次为ALL(0.69/10万),CML(0.39/10万),CLL少见(0.05/10万)。男性发病率略高于

7、女性(1.81:1)。成人AL中以AML多见,儿童以ALL多见。CML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升高。CLL在50岁以后发病才明显增多。我国白血病发病率与亚洲其他国家相近,低于欧美国家。尤其是CLL不足白血病的5%,而在欧美国家则占25%~30%。分类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以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疾病发展迅速,病程数月。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以幼稚或成熟细胞为主,发展缓慢,病程数年。按病变细胞系列分类,包括髓系的粒、单、红、巨核系和淋巴系的T和B细胞系。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