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70609
大小:226.2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8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事实是通过消费各种消费资料以满足自身的需要。2、构成消费对象的消费资料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资料),而且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资料)。3、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三、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
2、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4、生产力是有限的,这也正是资源(包括劳动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之一。5、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二、效用最大化1、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2、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3、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三、劳动力市场1、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通过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2、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从
3、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2、规范研究法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使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其主要障碍有以下三类:一是信息障碍;二是体制障碍;三是市场缺陷。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1、社会的、家庭的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参与的选择和决策,再通过劳
4、参率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2、由于劳参率指标准确地反映劳动参与的变动,故它成为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3、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设ES为劳动力供给弹性,Δ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ΔW/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则有:ES=ΔS/S/ΔW/W4、供给无弹性,即ES=0。这时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5、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这时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
5、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6、单位供给弹性,即ES=1。这时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7、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8、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1、15-19岁年齡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的原因:①教育事业的发展,中、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②经济结构升级,特别是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导致的高学历劳动者的需求;③高学历者的较高工资等原因。2、男性成年
6、人是稳定的高水平劳动力供给的主体。3、二级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二、劳动力需求1、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2、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3、需求无弹性,即Ed=0。工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固定不变。无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4、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工资率不变,或者更准确地说其变动的百分比为零,而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大于零。有
7、无限弹性物劳动力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5、单位需求弹性,即Ed=1。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相等。这时劳动力需求曲线是横轴的夹角为45°并向右下倾斜的曲线。6、需求富有弹性,即Ed﹥1。这种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较为平缓的曲线。7、需求缺乏弹性,即Ed﹤1。此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8、当工资率为w0时,劳动力需求量为l0,在需求曲线D上为a点。工资率由w0提高到w1时,需求量由l0下降到l1,在需求曲线D上由a向左上移动到b点。工资率由w0下降到w2
8、时,需求量由l0增加到l2,在需求曲线上由a向右下移动到c点。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1、在区域Ⅰ,平均产量AP一直在增加,并且边际产量MP大于平均产量AP。所以劳动投入至少要增加到a点才能使平均产量最大。在区域Ⅱ,劳动投入的变动区间为a~b点,这一区域平均产量下降,边际产量递减。但劳动投入增加仍可使总产量增加,只不过增加的比率是下降的。到b点时,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最大。在区域Ⅲ,劳动投入量大于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