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习题

《针灸学》习题

ID:37660254

大小:18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8

《针灸学》习题_第1页
《针灸学》习题_第2页
《针灸学》习题_第3页
《针灸学》习题_第4页
《针灸学》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学》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络总论1.单项选择题(1)下列何者不属于十五络脉?A任脉络B督脉络C手厥阴络D足太阳络E阴跷络(2)下列何者不属于十四经?A手阳明经B足少阴经C督脉D任脉E带脉(3)下列何者不符合经别循行特点?A离B行C出D入E合(4)下列何者有错误?A头气街B颈气街C胸气街D腹气街E胫气街(5)在目内眦会合的经脉是:()A手足阳明经B手足太阴经C任督脉D阴阳跷脉E阴阳维脉(6)手三阳经筋结于“角”,其“角”是指:()A头B手C胸D腹E足(7)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特点的是:()A经筋B经别C皮部D络脉E奇经八脉(8)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是:A阴络B阳络C浮络D孙络E血络(9

2、)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A头面B腹C四肢末端D颈E胸(10)不属于“四海”的是:A阴脉之海B血海C髓海D气海E以上都不是(11)在奇经八脉中有“血海”之称的是: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E阴维脉(12)分别主管一身表里的经脉是:A阴阳跷脉B阴阳维脉C冲脉带脉D任、督脉E手厥阴、手少阳经脉(13)沟通腹部经气的是:A督脉别络B任脉别络C脾之大络D胃之大络E浮络(14)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上部分的是:A十二经脉B十二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15)十二经脉中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经在……交接:A胸中B肺中C心中D腹中E头

3、面部(16)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正确的是:A、手之三阳从头走手B、手之三阳从手走头C、手之三阳从手走胸D、足之三阳从足走头E、足之三阳从胸走足(17)在奇经八脉中有“阴脉之海”之称的是:A、督脉B、任脉C、阴维脉D、阴跷脉E、冲脉(18)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的经脉是:A、阴阳跷脉B、阴阳维脉C、冲、带脉D、任、督脉E、足太阳与足少阴经脉(19)将络脉之气散布于头部的是:A、任脉别络B、督脉别络C、冲脉别络D、脾之大络E、胃之大络(20)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所在的是:A、十二络脉B、十二经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

4、2.多项选择题(1)络脉作用是:A蓄积渗灌十二经气血B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的联系C机体卫外屏障D输布气血以濡养周身组织E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2)十二经别:A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B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C加强了脏腑之间的联系D使十二经脉对人体各部分的联系更趋周密E扩大了经穴主治范围(3)十二皮部A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B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C以经脉为纪D居于人体最外层E是机体的卫外屏障(4)十二皮部:A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B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C以经别为纪D具有结、聚、散、络的特点E是机体的卫外屏障(5)《灵枢·海论》提出了人身

5、有四海,具体为:A脑为髓海B膻中为气海C胃为水谷之海D任脉为血海E冲脉为十二经之海(6)经络学说的形成,可能通过以下途径:A“针感”等传导的观察B腧穴疗效的总结C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D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E理化实验的佐证(7)《灵枢·卫气》中谈到的气街有:A、胸气有街B、头气有街C背气有街D腹气有街E腰气有街(8)经络的生理作用是:A、联系脏腑与肢体的作用B、运行气血,濡养全身C、传注病邪D、指导辨证归经E、抗御外邪,保卫机体(9)手足三阴经在四肢内侧的排列是:A、手太阴在上肢内侧前缘B、足太阴在下肢内侧的前缘C、手厥阴在上肢内侧中间D、足少阴在下肢内侧的后缘E、足

6、厥阴在下肢内侧的中间(10)十二经别是:A、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B、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C、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D、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E、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3.问答题(1)何谓经络?(2)试述十二经脉在头面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3)试述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4)简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5)何谓奇经八脉?(6)何谓十二经别?(7)何谓六合?(8)何谓十二经筋?(9)何谓十二皮部?(10)何谓气街?(11)试述经络的生理功能,并举例说明之。(12)何谓循经取穴?试举例说明之。(13)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如何运用?举例说明之。

7、腧穴总论1.单项选择题(1)《针灸甲乙经》中载有腧穴A、160个B、349个C、354个D、361个(2)现有的经穴数目是A、349个B、354个C、360个D、361个(3)符合经穴概念的是A、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B、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C、以压痛点作为针灸部位D、以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4)符合奇穴概念的是A、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B、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C、以压痛点作为针灸部位D、以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5)光明穴的命名是依据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中医学理论D现代医学知识(6)三阴交穴的命名是依据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中医学理论

8、D、地貌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