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40526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让品德课成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互动平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品德课成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互动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是值得关注。在小学,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表现往往让老师大伤脑筋。问题学生的不良心理极不利于他们的心灵及学习成长。特别是小学生,还处于问题的萌发期,应该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心灵。品德课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为目的,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我们要利用这一资源平台,去矫正问题学生的不良心理。 一、
2、问题学生不良心理形成的原因分析 造成问题学生不良行为往往是他不良心理的表现,那么他们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产生这种不良心理呢? (一)意欲引起关注。这类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课堂上希望引起老师和同学更多的注意,当他们不能通过正常方式,比如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等吸引老师和同学注意时,便常以不守纪律大声说话、做滑稽动作等方式表现得与众不同,已达到引起老师和同学注意的目的。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受到的关爱较少,例如父母离异、再婚家庭或留守儿童等原因,父母或其他长辈不能够给予他们良好的关爱,从幼年时代起就造成关爱的缺失,所以他们
3、在人群中总是在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关爱,当环境不能给予他们所希望的关爱时,他们便以另类的方式获得别人的注意,借以补偿从小缺失的关爱。当无法得到他人关爱时,就异化为企望获得他人的关注,不论以何种方式。从表面看,他们是调皮的,甚至是桀骜不驯的,但从内心来看,他们又是脆弱的,是孤独的。比如班级里的小张,他总是以欺负人的形式与同学交流,比如想跟某个同学打招呼,就去打他一下后背等等。虽然他的行为不好,但是他的出发点就是想和同学交朋友,只是方式不对。 (二)经常遭受挫折。一个人遭受挫折的时候,总会产生一定的攻击情绪。当攻击情绪朝向内部时,会导致某
4、种程度的抑郁,造成较低的自我评价甚至自我否定;当攻击情绪朝向外部的时候,倾向于对他人产生负性的评价,总认为一切后果均来自他人的错误,特别是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就会对他人产生愤懑。当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甚至申斥时,他们就变得更具有攻击性。即便在外界压力下不能直接表现出对抗行为,释放不满情绪,例如上课不听讲、故意不写作业、拒绝回答老师的问题等等。 (三)家庭教育不当。一般来说,问题学生的背后肯定有个问题家庭,不良的教养方式,往往会造成相应的问题学生。专制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常常会造就顺从型和对抗型的子女。前者表现为被动、
5、退缩、胆小、自卑、独立性差,过分小心、谨慎等消极的性格品质,而后者往往形成暴躁、敌对、蛮横无理、说谎等不良的性格。而同样,过分溺爱也是导致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所在,造成他们乖戾自私狭隘的性格特点。比如班级里的小张,他不听话时,他的姑父总是采取拳打脚踢的方式对待,勒令其改正,殊不知,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使他的对抗情绪越来越严重,好几次面对责骂竟然有跳楼撞墙的举动。 二、在品德课中矫正问题学生不良心理的策略 针对这些问题学生,教师应该认真调查分析,找到转化他们心理的策略,对症下药方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良心理改变了,一切都能朝好的方
6、向发展。对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要用心去关爱。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充分利用品德课这一平台,发挥好里面丰富的课程资源,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们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们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矫正不良心理。 (一)借用品德课中的教材,现学现用,教育全班学生关爱问题学生 由于问题学生的种种不良表现,使得班内的学生不愿意与其接触,这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对学习生活更加没有兴趣。因此,要充分利用品德课中的教材,发
7、动全班学生关爱问题学生,别让他们成为孤立无援的另类人群,排斥在集体之外。比如,在品德课《我和小伙伴》中,用具体的事例来感化学生,萌发起帮助同学的热心。以一个同学多个帮的形式,帮助他们学习,和他们一同游戏,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归属感。要注重情感功能,热爱问题学生,消除问题学生的自卑、疑惧与对立情绪,老师应从多方面爱护、关心和帮助“问题学生”,给他们特别的温暖和关爱,从情感上打动他们,引起彼此间的心灵共鸣。 (二)借用品德课中的教材,结合自身,对问题学生进行典型教育 在学生群体中,问题学生在学校中受批评多,在家
8、庭中受责骂多,失去了学校、家庭的温暖,失去了同学、亲友的信任。心灵受到了创伤,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内心非常苦闷,易产生逆反心理、疑惧心理。他们常常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不能自拔。 心病还需心药医,对此,教师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