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06—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

宿迁市2006—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

ID:37632872

大小:8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26

宿迁市2006—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_第1页
宿迁市2006—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_第2页
宿迁市2006—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_第3页
宿迁市2006—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_第4页
宿迁市2006—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宿迁市2006—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宿迁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送审稿)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儿童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宿迁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儿童事业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江苏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2、》要求,结合全市儿童事业发展实际,制定《宿迁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儿童规划》)。(本规划所指儿童系出生至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十一五”时期儿童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宿迁市儿童发展规划(2006—2010年)》,推动全市儿童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与进步,“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儿童生命质量明显提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31‰和5.2‰,较2005年分别下降了7.96

3、‰和9.05‰。儿童“四苗”接种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分别达到99.19%和97.94%。新生儿省定三种疾病筛查率达到92.64%。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均达到100%。儿童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5%;男女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差异已基本消除,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初中三年巩固率为99.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5%,其中女生达到98.3%,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47.34和52.12个百分点。—17—儿童生

4、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建成少年儿童图书馆1个。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64.28%,比2005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比2005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15平方米,比2005年均有大幅度增加。市县区基本建成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儿童的生存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儿童权利得到切实保护。市、县级建成社会儿童救助保护中心4个,儿童福利机构3个,免费为2325名残疾儿童实现康复治疗,实现对特殊儿童的关爱救助。农村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

5、和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惠及10万多名留守学童和8万多名农村幼儿。我市的儿童事业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儿童在享有卫生保健、教育文化、生存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差距,儿童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需进一步整治,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实现儿童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全面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二、“十二五”时期儿童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

6、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儿童平等发展、儿童参与原则,突出提高儿童整体素质,全面推进卫生保健、教育科技、法律保障和社会福利普惠全体儿童,保障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二)基本原则1.儿童优先原则。在制定政策规划、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与参与权。2.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处理与儿童相关的具体事务,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17—3.儿童参与原则。鼓励并支持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

7、活,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畅通儿童意见表达渠道,重视、吸收儿童意见。三、“十二五”时期儿童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保障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幸福健康成长。健全覆盖城乡儿童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全体儿童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儿童文化艺术事业,满足儿童精神生活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儿童权益的保护机制建设,促进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的实现。建立适度普惠儿童的福利体系,提高儿童福利水平,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实现宿迁儿童发展整体

8、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四、“十二五”时期儿童发展的优先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一)儿童与健康主要目标:1.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8‰以下;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城市达到90%以上,农村达80%以上。2.降低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和10‰以下。3.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和营养指导。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到96%。4.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降低到6%以下,其中城市降低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