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12662
大小:3.11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5-26
《数字城市智慧化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字城市智慧化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朱跃生教授2012年5月12日深圳主要内容数字城市智慧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数字城市智慧化的性的必要性-Why?什么是数字城市-What?如何建设-条件及要求-How?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什么是信息古人:我国南唐诗人李中《暮春怀古人》:“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依楼台”消息和音讯英文:“Information”信息词根:inform通知,告诉,通知或告知的内容与消息1948年信息论奠基人、美国数学家香农(Shannon),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论文:轰动全球“信息
2、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接受方未收到消息前不知道信息发送方发出什么信息,只有在收到消息后才消除不确定性信息与消息的关系信息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消息信息的载体,形式:具体、多样如:文字、符号、数据、语言、声音、图片、图像、视频信息包含在具体消息中的内容对接受方来说,信息是事先不知道其内容的新消息信息≠消息信息量不同例:同样发一条字数相同的消息深深将圳明天将下雨:很平常深圳明天将下雪:重大消息,非同小可,信息量大邻居的狗咬了某人有人咬了邻居的狗:可能性小,信息量大“信息量与其本身的概率成反比,与意外性和新颖性成正比”前提条件例
3、:A告诉B(B第一次被告知):“你考上北大了”C告诉B(B第二次知道):“你考上北大了”信息量小信息价值,真实性,时效性信息的基本特点感知性转化性共享性传递性无限性时效性有序性真伪性动态性储存性现代信息的特点信息量大获取手段多样化数字化传递高速化存储量大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社会的必要性“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2007年10月21日)“信息化”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保障措施20
4、07-10-22晶报-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及法规,-技术支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保障-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提高公众的“信息素质”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分发以及获取是信息传递的关键,保证“信息化”的顺利推进,需做到方便、经济、快捷、城市发展:数字城市的建设到位、准确、可靠、安全信息化的地位“信息化”与其它“四化”间相辅相成及互相促进的关系“信息化”可有力地推进其他“四化”“信息化”自身的发展有赖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信息化?信息化:国民经济、社会、现代生活信息化通过推广和应用信
5、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达到全面提高社会发展与管理水平、经济效率、企业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过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信息化正逐步上升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及文明的新标志不是一个纯技术、纯工程的概念,而是一个集技术、管理、人文、经济于一体的范畴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影响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水平,提高创新能力,降低成本,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电子商务-贸易电子化全球经济一体化,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推动机构改革及公众参政议政
6、发展教育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教育方式个性化、远程化城市现代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提高城市竞争力家居智能化提高现代家庭生活质量现代文化品味的提升信息的核心技术3C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感测技术与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已成为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最重要技术什么是数字化?带数字(数码)的名词越来越多:数字立体声,数字彩电,数码照相机….数字传输数字地图,数字将一切信息都通过电子与计算技术转换变成“1”和“0”这两数信息的采集、存储、
7、发送、传输、接收、获取整个过程,全部通过数字完成“数字化信息时代”电子与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结果内容全数字化传播方式多样化跨媒体、跨网络、跨终端交互性、实时性、超时空性和个性化什么是数字城市(DigitalCity)技术手段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通信技术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描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进行数字化并加于处理,提供各种服务,对http://baike.baidu.c
8、om城市进行现代化管理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及城市规划描述,处理,管理规划为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效益和方便目的及结果数字城市的内涵一个人地关系(地理环境)系统体现人与人、地与地、人与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