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间隔排列

找规律间隔排列

ID:37612004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找规律间隔排列_第1页
找规律间隔排列_第2页
找规律间隔排列_第3页
找规律间隔排列_第4页
资源描述:

《找规律间隔排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找规律句容市春城中心小学纪梅花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8、49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对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以及对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寻觅发现,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会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点

2、:引导学生找出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个数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地解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排列1.初步认识。玩具总动员:依次出示:玩具车—玩具球—玩具车—玩具球—玩具车,让学生猜猜第6个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说明: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方式,我们叫它“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板书)2.在生活中寻找。启发: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3.教师展示:课件出示例子。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看上去都很整齐,有一种独特的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

3、找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板书:找规律)首先让我们一起到兔子乐园去看看吧!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出示情境图,寻找间隔。谈话:兔子乐园里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同桌听一听。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师:一共三组物体,都排成了一行。我们来看第一组,开头的物体是什么?结尾物体呢?像夹子这样排在两端的物体我们把它称之为两端的物体,不在两端的另一个物体如手帕我们把它称之为中间的物体,那你能找一找第二组、第三组中两端的物体、中间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填写表格,发现规律。谈话:这里三组物体两端的物体都相同。板书:两

4、端相同。那你能找一找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帮小兔完成这张表格吗?学生完成表格,汇报。师:仔细观察每一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同座交流。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发现两端物体要比中间物体多1。3.追问:刚才同学们是通过数的方法发现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如果不数,你能不能知道呢?比如夹子为什么会比手帕多1呢?(体现一一对应思想)兔子和蘑菇呢?木桩和篱笆呢?(课件演示)4.是不是有这种排列现象的两种物体,它们的数量就一定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规律。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1.试一试:理解题意。题中要求我们第一步做什

5、么,第二步做什么?然后呢?学生动手操作,指名上台演示。学生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法。追问:其他同学有没有谁摆出来两端的小棒不是比中间的圆片多1的?按这样的排列位置,小棒相当于上面例题中的哪些物体?圆片呢?我们再次证明了两端物体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2.如果摆100根小棒,要多少个圆呢?如果摆20个圆片,要几根小棒呢?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在下面几组图形中找出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的组别。(1)两端物体相同(2)两端物体不同(3)围成一圈追问:第二组为什么不是?揭示:两端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第三组又是为什么呢?揭示:围成一圈时,两种物体的

6、数量也相等。2.“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生活中这种现象还真不少,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吧!自己读题,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想想做做”第2题。(1)把图中这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2)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自己动手画一画。(3)你有什么发现?这里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段数相当于两端的物体,次数相当于中间的物体,段数比次数多1。(4)如果锯100次呢?4.“想想做做”第3、4题。补充围成正方形。学生独立审题,思考,口答。五、小结拓展。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两种间隔排列物体中的规律。师生共同小结。那你用今天学到的规律和小兔们一起做

7、一次小小设计师吗?出示:小小设计师。小兔们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兔子广场,现有12盆黄花,需要多少盆红花来搭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设计,比比谁的设计更有创意!六、课后延伸。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现象有很多,只要你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你一定能发现更多的数学规律,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一定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