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大毕业论文模板

四川电大毕业论文模板

ID:37609487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6

四川电大毕业论文模板_第1页
四川电大毕业论文模板_第2页
四川电大毕业论文模板_第3页
四川电大毕业论文模板_第4页
四川电大毕业论文模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电大毕业论文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级电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所撰写的《》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已

2、注解说明来源,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属学校所有。(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他:缺席的他者…………………………………………………………2(一)《比卦》初六爻辞………………………………………………………6(二)《大过》九四爻辞………………………………………………………7(三)《中学》初九爻辞………………………………………………………7二、你:在场的他者………………

3、…………………………………………9三、我:内在的他者…………………………………………………………12注释…………………………………………………………………………16参考文献………………………………………………………………………17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黄玉顺摘要:正如在西方一样,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他者”意识。根据这种意识,他人乃是一种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这是“你—我”这种本真的、健康的存在状态的异化。这种他者意识首先是与关于自我所属族类的意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个人

4、的自我意识是与其族类意识密切相关的:异族的存在规定着本族的存在,进而族类的存在规定着自我的存在。于是,本真的自我也就不复存在了。这种他者意识渗透于汉语全套人称代词“他”、“你”、“我”中:如果说“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他们对“我”来说都是“外在的他者”,那么“我”就只是一种“内在的他者”。关键词:他你我他者意识人称代词孤独是你我的裂变/裂变是黑色的沦陷/捉不住你的眼波/眼波从肩头滑过/你我似飘忽的星体/星体在悄然地红移/生命已散成碎片/碎片零落在荒原/愿你像黑洞般神秘/释放出无声的引力/再不

5、要抽身远去/来吧让你我遭遇/这是我曾经写下的一首诗《我和你的商籁——读马丁•布伯哲学有感》①,……一、他:缺席的他者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最明显地反映在第三人称“他”的用法上:我们用“他”来指称那个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谈到“他”时,我们心中常常是充满着疑惑、猜忌、甚至敌意的。跟对话中出场的“我”和“你”不同,“他”总是不在场的,我称之为“缺席的他者”。……㈠《比卦》初六爻辞:“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高亨先生《周易古经今注》指出:“(《说文》“它”)重文作‘蛇’”。……㈡《大过》九四爻辞:“栋隆,吉;有

6、它,吝。”……㈢《中孚》初九爻辞:“有它,不燕。”字面的意思就是:有蛇,不安。……二、你:在场的他者这种他者意识决定了古代汉语全套人称代词的语言游戏规则,以至第二人称“你”也蜕变成了一种“他”,区别仅仅在于:“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三、我:内在的他者这种他者意识不仅决定了“你”的、而且同样决定了“我”的语言游戏规则。……这里有三点是特别值得留意的:1.“有我则必及人”,这就是我们在上面说过的,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他者的意识不可分割的。2.取“施与”“施舍”之义,这就是说,这时一个人就必须舍弃那个纯

7、粹本真的自我,亦即“施身”。……注释:①此诗作于1997年。“商籁”取其双关:既是“商籁体”(Sonnet)亦即十四行诗之意,也是对马丁·布伯的哲学思想的一种理解——“我”和“你”本来是可以“商量”、对话、沟通的(“商”),这是人的本真的、如“天籁”一般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存在状态(“籁”)。②马丁·布伯(MartinBuber,1878—1965),犹太教哈西德派神学家,代表作《我和你》(1923)开创“对话”哲学,主张“人神对话”。本文对他的“对话”理论的理解有所不同,主张非神

8、学化的人际对话,这就是胡塞尔以及存在主义倡导的“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的对话主张。③“佗”本义是“负荷”的意思,即“驮”的古字。《说文》:“佗,负何(荷)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佗,俗作驼、作驮。”④此“亡”即“无”之意,“亡它”即是“无它”。⑤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成都:巴蜀书社,1995.p274-275.⑥《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