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06181
大小:2.90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9-05-13
《石油化学第二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石油的一般性质、元素组成、馏分组成及分类1.一般性质∶外观、相对密度、蜡含量、庚烷沥青质等及我国原油的一些特点。2.元素组成∶C、H、S、N、O及微量元素。3.馏分组成4.原油的分类∶我国原油的分类方法二、石油的烃族组成1.烃族组成的表示方法∶2.石油气体及石油的单体烃组成②石油炼厂气的组成:③石油轻馏分单体烃组成:④原油中正构烷烃含量的分布⑤石油中间馏分及高沸点馏分中环烷烃及芳香烃化合物7/20/202113.石油的烃族组成①汽油馏分的烃族组成②煤柴油馏分及减压馏分的烃族组成③减压渣油的族组成4.石油馏分的结构族组成①石油高沸点馏分的结构族组成②减压渣油的结构族组成。7/20/
2、20212三、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1.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①石油及其馏分中硫的分布②石油及其馏分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③含硫化合物对石油加工及产品应用的影响2.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①石油及其馏分中的氮的分布②石油及其馏分中含氮化合物的组成3.石油中的含氧化合物①石油及其馏分中酸性氧化物的分布②石油中含氧化合物的组成7/20/202134.石油中的微量元素5.石油中的胶状沥青状物质①胶质与沥青质的基本概念②胶质与沥青质的元素组成和平均分子量③胶质及沥青质的结构特征:基本结构单元、平均分子组成结构、似晶结构④石油胶体分散体系分散相、分散介质、胶体分散体系稳定条件⑤胶质、沥青质的性质7/20/202
3、14第一个问题:石油是什么?第一章石油的化学组成第二个问题:石油从哪里来?第二章石油的成因7/20/20215由于石油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石油需求量与日俱增,寻找新的油田已成为当务之急,而石油成因的研究可以为找矿提供理论指导,所以这一课题一向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所关注。第二章石油的成因7/20/20216石油成因的研究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什么是生成石油的原始物质;原始物质转变成石油的原因和过程;石油的运移和富集过程。7/20/20217关于石油生成的原始物质,有两大学派:无机成因认为:石油由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质形成;有机成因认为:石油由地质时期中的生物有机质形成。7/20/20218在石油工
4、业发展早期,人们从纯化学角度出发,认为石油是无机成因的。无机生成说的主要依据:①实验室中,无机物可以合成烃类;②火山喷出气体中有甲烷、乙烷等烃类成分;③石油分布常常与深大断裂有关(断开地壳,作为通道)第一节石油的无机成因学说7/20/20219自门捷列夫1876年提出“碳化物说”以来,一直有研究者在不断探索,归纳起来可分2大类:泛宇宙说:宇宙说(索可洛夫,1889.10)地慢脱气说(T.Gold,1993)地球深部无机合成说:碳化物说(门捷列失,1876)岩浆说(库得梁采夫,1949)高温生成说(切卡留克,1971)蛇纹石化说(耶兰斯基,1966,1971)7/20/202110一、
5、碳化物说这是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76年创立的。7/20/202111二、宇宙说这是由俄国学者索科洛夫于1889年提出的,主张:在地球呈熔融状态时,碳氢化合物就包含在它的气圈中;随着地球冷凝,碳氢化合物被冷凝岩浆吸收,最后,它们凝结于地壳中而成石油。7/20/202112三、岩浆说这是前苏联学者库德梁采夫在1949年提出来的,他认为碳和氢不仅存在于太阳和星球中,而且也存在于地球的岩浆中,在高温高压下它们形成各种烃类。7/20/202113无机成因的致命弱点:脱离了地质条件来讨论石油的形成,而且将宇宙中发现的简单烃类与复杂的石油烃类等同起来。目前大家比较公认是能够指导生产并正确反映
6、客观规律的有机成因学说。7/20/202114有机起源说创立于19世纪中叶,随着油田地质和石油化学研究的深入,支持它的证据越来越多。石油中含有的“卟啉”与植物的叶绿素和动物的血红素相似;石油具有成因于生物的有机物质才具有的旋光性;石油中碳12的丰度高于碳13也可以用生物的光合作用来说明等;尤其有力的证据是,世界上99%以上的油田都产生在与生物作用关系密切的沉积岩中。因此,自50年代以来,有机起源说已被学术界公认。第二节石油的有机成因说7/20/202115早期成油说:认为石油烃类是地壳浅处,沉积物成岩作用早期,由沉积岩中分散有机质在生物化学作用下生成。晚期成油说:认为石油是有机物质被
7、埋藏后,达到一定深度和温度,在热力和催化作用下,由有机物质转化而来。7/20/202116生成石油及天然气的原始物质:既有动物又有植物,而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如:细菌、藻类、有孔虫、介形虫、叶肢介、珊瑚、软体动物等,特别以细菌和藻类最佳。一、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7/20/202117来源于生物体的有机质在埋藏之前,多分布在沉积物上方的水体中。在地表条件下,有机质不稳定,生物死亡后,遗体受到化学分解和细菌分解:大部分成为气态或水溶成分而逸散;部分受到生物的吞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