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ID:37605858

大小:1.88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13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_第1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_第2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_第3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_第4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财管4班幅员辽阔的苏维埃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简介是一个存在于1922年至1991年的联邦制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陆地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而与瑞典、日本、美国及加拿大隔海相望。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共和国乌克兰土库曼斯坦共和国白俄罗斯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阿塞拜疆共和国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

2、宛俄国(苏联)发展线索沙俄苏俄苏联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91719211925195319641985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列宁勃列日涅夫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改革重在农业重在工业经济政治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突破体制,但背离社`方向苏联经济简史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新经济政策1925年“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53年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十月革命一

3、、俄国十月革命一、背景1、俄国1861年改革推近工业化,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很不彻底(沙皇专制,农民无地,工人贫穷,矛盾尖锐)。2、“一战”爆发使得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二、过程1、二月革命2、《四月提纲》3、七月事件4、十月革命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内忧外患)①国内:反革命势力武装暴乱②国际:帝国主义集团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同时扶植俄国反革命力量暴乱,国内战争爆发③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为了保证前线红军的供给以战胜敌人2、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工业国有化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实行配

4、给制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4、影响:(评价)①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为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提供物质的保障,并使国内战争取得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国内战争结束后,其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损害农民的利益,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三、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争结束、经济凋敝、农民不满、国家无能2、内容①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解除工业国有化;③允许自由贸易。3、意义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②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权得到巩固。四、斯大林模式含义:斯大林

5、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这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主要是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形成背景①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②这是加强国防,发展工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③这也是由受资本主义世界包围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④斯大林个人的决策2、过程、内容①工业方面: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轻工业原因:为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结果: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但轻工业长期落后②农业方面:集体化方针: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加入集体农庄原因:为了加强对

6、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困难结果:1937年基本实现农业集体化,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③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执行计划指令,否定市场作用)3、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4、评价①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②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5、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表现在:①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③政治上高度集权

7、,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观点据官方数据,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国民收入增长86%,劳动生产率提高38%,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39.5%上升到53.4%。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达到70%。……至1937年,当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重工业年增长率达19%,超额完成计划指标121.3%。这些数字说明,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的工业产量迅速提高,跻身世界工业强国之列;快速发展工业化的道路也为许多发展中国家

8、提供了样板。但是,数据也显示,其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