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乳酸发酵及乳酸菌检测

实验八乳酸发酵及乳酸菌检测

ID:37596717

大小:296.9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11

实验八乳酸发酵及乳酸菌检测_第1页
实验八乳酸发酵及乳酸菌检测_第2页
实验八乳酸发酵及乳酸菌检测_第3页
实验八乳酸发酵及乳酸菌检测_第4页
实验八乳酸发酵及乳酸菌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八乳酸发酵及乳酸菌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九 乳酸发酵及成品中乳酸菌检测一、实验目的学习了解乳酸发酵的基本原理学习了解酸乳的制作工艺方法学习掌握乳酸菌的检测方法学习掌握活菌菌落计数法二、实验原理(一)乳酸发酵指糖经无氧酵解而生成乳酸的发酵。菌种不同,代谢途径不同,生成的产物有所不同。同型乳酸发酵:(经EMP途径)异型乳酸发酵:(经HMP途径)双歧杆菌发酵:(经HK途径—磷酸己糖解酮酶途径)(二)酸乳的制作1、酸奶PK鲜牛奶酸奶出于牛奶而胜于牛奶主要区别:乳糖变化蛋白质变化钙、磷吸收微生物变化配料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分装)发酵冷却(搅拌)后熟发酵冷却2酸奶制作工艺(三)酸奶中的微生物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

2、链球菌使用比例乳酸发酵类型二者间共生关系二者间拮抗关系(四)活菌菌落计数稀释涂布法稀释混合倒平板法菌落计数和报告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1、菌落的选择(1)单个菌做一个菌落计(2)呈链状生长的菌落之间无任何明显界限,作为一个菌落计,如存在有几条不同来源的链,则每条链均应按一个菌落计算。(3)如片状菌落不到平板一半,而另一半又分布均匀,则可以半个平板的菌落数乘2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数。2、平板菌落数的选择(1)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商检行业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

3、0~300之间时,比值小于或等于2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取稀释度较低平板菌落数。(2)如均大于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3)如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4)如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不在30~300之间,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5)如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3、菌落数的报告1)菌落数在1~100时,按实有数字报告,如大于100时,则报告前面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数按四舍五入计算。2)固体检样以克(g)为单位报告,3)液体检样以毫升(ml)为单位报告

4、,4)表面涂擦则以平方厘米(cm2)报告。菌落计数及报告形式例稀释度及菌落数两稀释度菌落数之比菌落总数CFU/ml报告方式CFU/ml10-110-210-31136516420--164001600022760295461.638000380032890271602.227100270004不可计4650513--513000510000527115--2702706000--<1×10<107不可计30512--3050031000(五)乳酸菌检测乳酸菌特性——产乳酸乳酸+Ca2+——乳酸钙(可溶性好)三、实验材料鲜牛奶、白砂糖、市售酸奶培养皿、试管、移液管MRS培养

5、基MRS培养基:蛋白胨10克,牛肉膏10克,酵母提取物5克,磷酸氢二钾2克,柠檬酸三胺2克,乙酸钠5克,葡萄糖20克,吐温801ml,MgSO4·7H2O0.58g,MnSO4·4H2O0.25g,琼脂15克,水1000ml,pH6.2-6.4灭菌后冷却至50℃,加20克碳酸钙,摇匀后倒平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乳酸菌检测1、样品梯度稀释(无菌操作、准确度)2、混合倒平板3、培养4、统计计数(二)酸奶的制作1、配料糖5~8%2、加热杀菌3、冷却接种市售酸奶作发酵剂5~10%4、分装5、发酵6、后熟7、品尝五、实验结果作业一、设计试验对酸乳中乳酸菌进行计数二、设计试验自环

6、境中分离产淀粉酶菌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