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觉

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觉

ID:37587391

大小:197.1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5

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觉_第1页
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觉_第2页
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觉_第3页
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觉_第4页
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觉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冊主題二:近代中國的劇變單元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覺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覺壹、基本內容:近百年來的中國貳、能力指標:2-4-2認識中國歷史(如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的發展過程,及其與臺灣關係的流變。參、本課重點一、新式教育的推廣二、社會各階層的覺醒三、西式生活的傳入四、思想文化的轉變五、工商的發展肆、重點整理一、新式教育的推廣(一)清末的新式教育1.自強運動時期:新式學校的建立,自強運動時期已經開始。但數量少,且多偏重語言、技藝訓練,成果並不顯著。2.庚子新政時期:(1)實施方式:庚子事變

2、後,光緒27年,清廷設立學部,強調中興以人才為本,教育從此成為國家施政重點之ㄧ。(2)學校制度:各省書院一律改為學堂,省設大學堂,府設中學堂,州縣設小學堂、蒙養學堂(幼稚園)。(3)廢除科舉:清光緒31年(西元1905),清廷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由隋代開始實施科舉考試制度,武則天重視進士科舉才,明代開始採用八股取士,戊戌變法時廢除八股文,庚子後新政正式廢除科舉考試制度。-1-第四冊主題二:近代中國的劇變單元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覺(4)教育擴展:清末廢科舉後,各種師範、實業、法政、軍事等專門學校設立,私人興學也蔚為

3、風氣。但女子學堂數目仍不多。3.出國留學:清廷鼓勵公、自費出國留學,去日本者最多,光緒32年時,人數已超過萬人。(二)民國的新式教育1.民初時期:民國以後,教育事業持續發展。將學部改名教育部,管理全國教育行政工作。2.民國11年後:開始仿照美國施行「六三三」制,即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此制度沿用至今。二、社會各階層的覺醒(一)新知識分子的覺醒1.興起:由於清末新式學堂普遍設立與出國留學興起,曾接受新式教育的讀書人稱為新知識分子人數日多。又因科舉取才制度的廢除,使新知識分子取代傳統士大夫,成為社會領導階層。

4、2.目標:追求政治民主、經濟富強、社會平等。3.作法:興辦學堂、辦書報,從事各種改革或革命運動,將許多新知識、新觀念待進社會各角落。4.貢獻:新知識分子是促進社會各階層覺醒,並帶動社會風氣轉變的重要力量。(二)勞工的覺醒:隨著工商的發展與城市的增加,勞工人數也快速成長。他們曾參與清末的革命,也曾發動全國性罷工,熱烈響應五四運動;其後又成立各種工會,從事各式勞工運動。(三)商人的覺醒:商人也組織商會,參與各種政治活動。五四時期各地商人的群起罷市,就是商人聲援愛國運動的顯例。(四)婦女的覺醒:婦女由於接受新式教育的機

5、會增加,兩性平權觀念逐漸受到重視。她們反對男尊女卑的舊習,積極爭取政治參與、男女同工同酬、財產繼承、婚姻自由等權利,社會地位因而大-2-第四冊主題二:近代中國的劇變單元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覺為提高。三、西式生活的傳入(一)清末:清末以來,中外接觸漸增,受西方文物、思想的影響,社會風氣已逐漸改變。(二)民國以後:1.民國成立後,南京臨時政府明令剪辮子、禁纏足、用陽曆。2.城市中開始流行西式服飾、髮型等風尚,男子穿西裝、女子著洋裝者漸多;人們見面時也改行鞠躬禮或握手禮。3.電車、電話、廣播、話劇、電影、籃球等西方現代

6、化設施與休閒活動的引入,使生活更加多樣化。4.但是,生活變化較快的,仍侷限於少數工商城市,廣大的農村社會,則變動不大。(三)傳統禮制的保存:傳統禮制風俗仍多保留,民間也多依傳統農曆行事,如春節、端午、中秋等民俗節目皆沿襲至今。四、思想文化的轉變(一)背景:清末以來,中國文化開始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直到民國初年軍閥統治時代,軍閥依附列強,擴張武力,政治衝突多訴諸武力解決,政局極不穩定,國家陷入混亂。知識份子目睹時局,興起改造國家的意願。(二)新文化運動:1.時間:民國四年2.開始: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誌創刊,公開抨

7、擊傳統思想,讚揚西方文化,獲得許多新知識份子的支持,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3.內涵:新文化運動的內涵極廣,最受人矚目的是文學的變革與思想的解放。(1)文學的變革方面:-3-第四冊主題二:近代中國的劇變單元五:清末民初的民族自覺A.胡適首先推動文學改革,提倡不講典故、不重對仗、不用陳腔濫調、不必俗字俗語的白話文學。B.陳獨秀接著提出文學革命論,主張寫出人人皆可讀懂的文學作品。C.作家魯迅更以阿Q正傳等作品,批判傳統中國舊思想,引起很大的迴響。(2)思想的解放方面:新知識份子認為,清末以來對外關係所以屢遭挫敗,關鍵

8、在於缺乏西方的民主與科學觀念,因此紛紛以德先生(Democracy,即民主)與賽先生(Science,即科學)為號召,成為社會大眾最普遍接受的新觀念。4.影響:(1)新知識份子也引進西方各種思潮,這些思潮與傳統社會中的儒家觀念格格不入。(2)然而,當時有如百家爭鳴的思想論爭,卻為中國社會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也使中國人的思想,不再受限於儒家學說的獨尊地位。五、工商的發展(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