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下期末考试试卷

ID:37580293

大小:3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5

高二下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高二下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高二下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高二下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高二下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下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通州市2006~2007学年(下)高二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纸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答案空格内,直接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第一卷(选择题共35分)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核反应中属于核聚变的是A.B.C.+→++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2、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n12-10.4eV3-5.5eV-2.7eVE/eV43.汞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现让一束能量为8.8eV的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汞原子上,汞原子能发出6个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长最大的光子的能量为1.1eVB.波长最大的光子的能量为2.8eVC.频率最大的光子的能量为2.8eVD.频率最大的光子的能量为

3、4.9eV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法国科学家笛卡儿把质量与速率的乘积定义为动量并最先提出动量守恒的思想B.牛顿修改了笛卡儿关于动量的定义,即把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定义为动量C.合外力对系统做的总功为零,系统的总动量一定守恒D.合外力对系统的总冲量为零,系统的总动量一定守恒5.如图甲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一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图乙是反映上述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a随下降位移x变化关系的图像,其中可能正确的是图甲x0x0x0x0xaaxaxaxABCDgggg图乙-7--二.

4、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B.在高速运动的微观领域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而动量守恒定律仍然成立C.木制品碰撞时的形变不能完全恢复,一般情况下不能作为弹性碰撞处理D.易碎物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是为了减小物品受到的冲量7.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结论中,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A.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难观察到它的波动性B.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

5、光的频率成正比C.光的干涉现象中,干涉亮条纹部分是光子到达几率多的地方D.普朗克借助于能量子假说,得出了黑体辐射公式O-Ev0vEk8.如图所示是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像,由该图像可以得出A.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B.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C.入射光的频率为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D.入射光的频率为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29.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有一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光子与一个原来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碰撞,碰后自由电子向某一方向运动,而光子沿另一方向散射出去,则散射出去的光子与入射

6、前相比较A.速率增大B.波长增大C.频率增大D.相对论质量变小10.如图甲所示,某玻璃三棱镜的顶角为θ,恰好等于绿光的临界角.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M上形成由红到紫的彩色光带.现将白光束的入射角i逐渐减小到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屏上的彩色光带最上边的是红光B.在入射角i逐渐减小的过程中,M屏上最先消失的是紫光C.若绿光刚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在入射角i逐渐减小到0时,能射到M屏上的光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若把三棱镜换成如图乙所示的平行玻璃砖,则入射角i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最先消失的是紫光第二卷(非选

7、择题共85分)三.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7--1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a)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1)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小木片的原因是▲;(2)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b)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段来计算A碰前速度,应选▲段来计算A和B碰

8、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或“DE”);(3)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p0=▲kg·m/s;碰后总动量p=▲kg·m/s.(4)若碰前总动量p0明显比碰后总动量p小,产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