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74486
大小:8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5
《西工大附中2010年二模语文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语文答案1.C (当代的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只是呈现出多样,并不是与以前的完全不同,只是比以往要多些) 2.A(在“娱乐大众化”的价值导向下,各种媒体形式重视对娱乐的追求是正常的,也是消费市场条件下所必须的,“重视”并不等于完全娱乐化)3.D(重点在“正确”两个字上,“引领大众”存在“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趣味的方向导引”两个方面,故末句应为“充分发挥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的作用”)4.C(发:启发,阐明)5.D都为
2、介词,按照。(A.都为连词①表承接,②表假设。B.都为连词,①表并列;②表转折。C.①动词,成为;②介词,给)6.B(“但因为亲近黄老道家学说”说法不合文意:一则第二段有“闻新博士学黄、老……‘此非吾所愿学也’;二则“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句应理解为“因为亲人年迈路途遥远改任兴国军”。)7.(10分)得分点:每句的重点实虚词、句式、特殊用法等。(1)(许忻)很少接待宾客,一见到陆九龄,跟他说话觉得很愉快,就把当时的文学典籍全部告诉他。(4分)(2)有剽掠抢劫的人经过陆九龄家门口,必定互相告诫说:“这
3、家射箭命中率很高,不要自己找死。”(4分)(3)有关键之处的阻碍,即使累积了九仞高山般的功夫也不敢满足。(2分)8.(5分)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语文第8页(共8页)9.(6分)“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10.(6分)(1)势拔五岳掩赤诚(2)亲朋无一字(3)三峡星河影动摇(4
4、)女娲炼石补天处(5)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11.(1)BE(5分)(B作者并未对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同时描写地也不是“正在健康成长的模样”。E作者对缺少铁质的城市的确有所批评,但不能上升为厌恶和批判,“处处批判”的断语更不准确。)(2)(6分)①是我永远的家园。②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③乡村是农民的部落,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④乡村可以为我们提供粮食。(答出2点就可给全分)(4分)妙处:土地是铁质
5、的来源,乡村的铁质就存在于乡村的土地之中。作者写乡村土地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突出乡村铁质对于乡村的重大意义。(2分)(3)(6分)①对于农民来说,种子就意味着希望,当他们把种子播撒在这片坚实的土地上的时候,内心深处就已经在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3分)②农民勤劳工作的身影遍布乡村,他们的勤劳付出使乡村每一刻都充实丰富且充满了生气。(3分)(4)(8分)作用:①总结全文,点明主旨;与开头作者强调的乡村的重要性相呼应。(2分)②人们不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够挺直脊梁的。(2分)象征意义:①是一种人格或性格的
6、象征,作者希望人人都能拥有铁质性格,高昂豪迈,不要被烦琐深奥的说教束缚。(2分)②语文第8页(共8页)是生存意义的象征,生活着的人们无论生活在乡村亦或生活在城市,都应该让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铁质,铁质是人们永远的支撑。(2分)12.(1)BE(5分)(B项,之前并不都是谈张艺谋的电影,再者,谈论《芝加哥》这一话题是由张艺谋提出,记者追问,张导乐于谈,这有利于将访谈拓深拓广;E项,谈论参与角逐的一些导演是本次采访的重要目的,有必要提到马丁·斯科塞斯,从文中看,张艺谋也不会如此敏感地将没有联系的事情揉在
7、一起,反而对此颇感兴趣)(2)(6分)首先,记者由《英雄》的成功开始访谈,很能引起对方的兴趣。(2分)接着,记者就张艺谋参与奥斯卡角逐一事引出询问张对奥斯卡和具体电影、导演的看法,重点评述这些电影和导演的可取之处。(1分)然后,由这些电影和导演自然过渡到《英雄》,讨论《英雄》的优点和参评的不利因素。(1分)最后,询问张艺谋下一步影片的打算。(1分)总体来说,提问丝丝相扣,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得很顺利。(1分)(3)(6分)①注重电影的商业化趋势,希望电影能够吸引观众;②不盲目崇拜奥斯卡奖,保持自己
8、的艺术个性;③借鉴西方电影的做法,融进传统文化因素。(4)(8分)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重在看思维的深度。不必要,理由如下:(1)张艺谋这一段话有两层主要意思,一层是每拍一部电影他都会总结提高,二层是不用别人的眼光来判断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判断自己,只靠别人评价就会失去个性。这两点都不好评论。(2分)第一点要评论就必须举例证明,会使访谈结尾显得臃肿、偏离主题,第二点要评论就涉及到一个对与错的问题,无论记者同不同意张的看法都不好评说,因为张的观点有一些绝对,如果同意,显得不是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