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的新探索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的新探索

ID:37571613

大小:425.3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12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的新探索_第1页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的新探索_第2页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的新探索_第3页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的新探索_第4页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的新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的新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的新探索主讲人:刘先江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中国为什么不选择资本主义二、在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新路一、中国为什么不选择资本主义(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三种类型(二)中国八次尝试一直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1.三种类型(1)西欧一些国家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从16-19世纪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英、法等国。(2)自上而下的改良、改革,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主要有19世纪中欧、北欧、东欧各国和东亚的日本。(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2.中国八次尝试一直走不通资

2、本主义道路第一次尝试:在明末清初(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中国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商品经济开始发展,城市繁荣。科学技术发达,特别是万福发明载人火箭,1500年用47枚火药火箭把他送上天,其科学原理为世界认同,在月球探测成功后,国外把月球背后的环形山命名为万福山。但由于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官府大量向工商业者征税,使许多作坊破产或萎缩。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朝政府实行海禁,搞闭关自守,这次尝试被扼杀。第二次尝试: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革命后期太平天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有三

3、种:(1)农民平均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1853年建都南京后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2)封建皇权主义,洪秀全定都南京后当上天王,大封群臣;(3)朦胧的资本主义,洪仁玕1859年出版的《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是近代第一个要使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纲领,介绍了英美德等十几个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得以富强的情况和经验,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方针政策。经济方面提出修铁路公路、行汽车,建银行,办邮政,实行保险,保障自由贸易,允许“有百万家财者”。在政治方面主张重大决定不宜由个人决定,提出办新闻馆,新

4、闻官。第一次提出设“暗柜”,以检举政府官员。文化方面主张引进外国科学技术,提出使用白话文,办学馆,禁止鸦片、女子缠足。第三次:19世纪60-90年代的同光新政,即同治、光绪年间新的政治措施。又称洋务运动所谓新政,新在封建地主阶级当权派中的一部分人想发展资本主义以自强求富。但1885年中法战争和1894年中日战争中,清王朝两次连打败仗,宣告同光新政和洋务运动破产。失败原因一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彻底,二是顽固派的攻击反对,三是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第四次: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运动90年代末,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

5、革新派的康有为等人1895年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图强”。1898年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实行新政,史称“百日维新”,实际实行103天。结果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镇压了维新派。第五次:20世纪初反清王朝、反封建 的资产阶级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政府,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了大量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工作。但三个月就夭折。1915年袁世凯恢复帝制,83天后取消。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扶植溥仪登基,12天破产。之后是北洋军阀混战。第六

6、次: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孙中山顺应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20年代开始了国民革命,1914年重建中华革命党,1919年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实行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试图走资本主义道路,又不完全走西方资本主义老路,而倾向于社会主义。1925年孙中山病逝,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叛变,国民革命遭受重大挫折。第七次: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战时期结束(

7、1927-1945)这一时期大体上有三部分人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力量很弱:第一,蒋介石及一部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以邓演达为代表的第三党,主张按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继续完成革命,走资本主义道路,他是七分反蒋,三分反共,失去中心,在工农中影响很小.1933年邓被蒋暗杀.第三党也没有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第三,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想走资本主义道路,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适等。第八次: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三条道路。在国共两党激烈斗争中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提出“中间路线”、

8、“第三条道路”,主要代表人物是民盟中的右翼张东荪等人。主张中国建立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中间制度,政治上采取英美式的自由主义,经济上采取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由于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影响很小。(一)改革的必要性(二)改革发生三大变化(三)改革亟待破解的难题(四)改革面临的新选择二、在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新路(一)改革的必要性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2改革是当代社会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