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本第2讲

国际贸易课本第2讲

ID:37564198

大小:450.6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1

国际贸易课本第2讲_第1页
国际贸易课本第2讲_第2页
国际贸易课本第2讲_第3页
国际贸易课本第2讲_第4页
国际贸易课本第2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课本第2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理论发展—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低级高级结论背景原始社会中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社会前进生产力石器、棍棒驯养、繁殖、金属工具铜器、铁器生产力提高分工自然分工第一、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分工越细交换偶然交换经常交换完全交换交换完全贸易原始“对外贸易”早期“海外贸易”最早“国际贸易”贸易产生结论萌芽演进产生雏形国际贸易不是人类产生就有的,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产生过程是二、国际贸易的发展点线面背景奴隶社会亚洲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500年欧洲公元前5000年~公元后500年封建社会亚洲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15世纪欧洲公元

2、后5世纪~15世纪资本主义前期公元16世纪~18世纪上叶生产力铜器、铁器冶炼、纺织、航海技术水力、畜力、木炭、远洋技术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西方:呢绒、酒、装饰品东方:丝绸、香料、珠宝国际分工萌芽(三角分工)市场地中海及邻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中国、印度世界市场萌芽(新旧大陆)贸易国际贸易产生,呈分散点状,开展奴隶、奢侈品、粮食贸易东西方贸易呈线状分布,出现贸易中间商,贸易商品(主要为奢侈品,如纺织品、香料、珠宝)世界连为一体呈片状分布,出现贸易结构变化,贸易中心转移(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带转移)区带网背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C中叶~19C上叶帝国主义时期19C中叶~20C

3、上叶二战后至今1945年~现在生产力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分工国际分工产生国际分工发展国际分工深化市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世界市场产生世界市场扩大贸易国际贸易形成区状,出现大国垄断格局,专门服务机构,如运输、保险、银行、证券与商品交易所等,贸易商品结构不断变化国际贸易形成带状;形成欧洲和美国两个贸易中心,英渐渐丧失霸主地位,美正在逐渐崛起,商品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国际贸易增长缓和。国际贸易形成网状(国际贸易关系象千千万万个网结、网线、网带所组成的一张网)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形与无形商品贸易快速增长。贸易理论的思想萌芽—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的两个

4、阶段(15~18世纪)1、早期的贸易差额论早期的贸易差额论也称作“货币差额论”,他们非常片面地解释和实施“外贸顺差”政策,极力主张通过国家严厉的行政手段来增加金银财富。严格控制外国工业品和奢侈品的流入,金银一旦流入国内就绝对不允许再流出,违者处以重罚。早期贸易差额论的主要特点,是要求对外贸易中的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任何交易都不允许出现逆差,以此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2、晚期的贸易差额论认为外贸保持总体顺差就可以。他们与早期贸易差额论者的一个明显区别是不反对把金银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在对外贸易中只要始终坚持多卖少买的方针,金银就会以外贸顺差的形式流入国内,就能达到

5、保持本国货币收入不断增长的目的重商主义的思想脉络财富→(等同于)金银货币→(来源于)流通领域→(必须进行)对外贸易→(强调保持)贸易顺差→(主张采取)国家干预重商主义理论存在的问题1、将财富等同于金银货币,是固定、有限的。2、休谟(1711~1776)命题贵金属的流入→货币供应量增加→国内物价上升→出口成本增加→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贵金属的流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视频:历史贡献)代表著作:《国富论》出版时间1776年,标志着经济学学科的诞生理论内容:主张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自由贸易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亚当·斯

6、密(AdamSmith,1723~1790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者,代表产业资本的利益。斯密先后在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曾在爱丁堡大学讲授法学、政治学和修辞学,后来到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1778年他被任命为苏格兰税务监督,1787年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逝世,终年67岁。斯密的代表著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该书初版于1776年,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它集经济理论、经济史和经济学说史于一体,标志着古典经济学已经成熟并形成体系。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对重商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绝对优势论”又称绝对成本论,这

7、标志着国际贸易纯理论的真正开端。绝对成本论的思想脉络财富→(等同于)劳动产品→(来源于)生产领域→(需要开展)劳动分工—国际分工→(发挥)绝对优势→(进行)对外贸易→(主张)自由竞争关于分工、交换1、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斯密以制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实行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说,由一个人制针,所有的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由10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他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斯密认为分工能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