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实例第一章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实例第一章

ID:37556633

大小:618.05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5-1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实例第一章_第1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实例第一章_第2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实例第一章_第3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实例第一章_第4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实例第一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实例第一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朱玉华(文远楼308:021-65982896)1.课程特点课程地位:专业主干课。应用广泛:中国是多地震国家。理论与实践结合2.课程主要内容课本内容:10章讲授内容:有取舍3.课程学习目标:熟悉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主要结构体系设计方法,了解构造措施。4.要求:上课、复习、作业。5.考试引言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沿革1974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施行)》(海城地震)1964年《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邢台地震)1978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

2、范》TJ-78(唐山地震)1989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容许应力设计法→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概率设计法)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简称2001规范)2001规范修订背景1.89规范实施以来至今,随着我国建设的发展,出现了新型材料、新结构体系、新技术和新工艺,89规范已不能适应。2.80年代以来,国内外发生一系列大地震,我国的澜沧、大同、丽江、包头、台湾集集等;美国的旧金山、落杉矶;日本神户;产生新的震害经验。3.我国加强法制建设。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3、防震减灾法》,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的发布实行。规范修订原则和重点重点:安全度水准问题。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增强,适当提高房屋安全度储备。通过提高地震作用和抗震构造措施,提高安全度水准10%~15%,结构造价增加3-5%。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问题。适应《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对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在整个规范531条中确定强制性条文52条(10%)。规范之间的衔接问题。涉及11项重要设计规范和14项施工验收规范。原则:“依据我国国情,适当调整提高抗震设防标准”。2001规范的主要改进8

4、9规范11章、39节、7附录共329条,41条强制性条文;2001规范13章、56节、11附录共531条,52条强制性条文。对抗震设计的依据、场地划分和地基基础设计的改进。对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方法的改进。增加结构延性的设计要求。新增若干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1.1地震成因与地震类型地震发生频度: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达五百万次。有感地震:仅占地震总数的1%左右。强烈地震(造成灾害):平均每年发生十几次。我国地震区分布:6度以上占79%、7度以上占41%。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情况:破坏性地震2700次,

5、其中6级以上560余次,平均每年5~6次,8级以上9次。目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地震活跃期。抗震设防的意义。一、地震灾害第一章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二十世纪以来8级以上地震9次序号发震时间地震名称震级()11902.8.22新疆阿图什8.321906.12.23新疆马纳斯8.031920.6.5台湾花莲东南海中8.041920.12.16宁夏海源8.551927.5.23甘肃古浪8.061931.8.11新疆富蕴8.071950.8.15西藏察隅8.581951.11.18西藏当雄8.091972.1.2

6、5台湾新港东海中8.0二十世纪以来7级以上地震14次图1.1世界地震带分布我国地震分区图两条地震带:南北、东西,10个地震区:东北,西北,华北,华南,台湾,南海,青藏高原南、中、北,新疆中、北等。图1·2地震分区构造二、地球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椭球体,平均半径约6370km,赤道半径约6378km,两极半径约6357km。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大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断面图1.3地球构造古登堡界面分层结构地壳(1)地壳界限:地球外表面的一层很薄的外壳,它由各种不均匀的岩石组成。地壳的下界称为莫霍

7、界面。(2)地壳厚度:大陆内一般厚16~40km,高山地区厚度更大。海洋下面厚度最小,一般为5~15km。(3)地震多发区域: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内。地壳剖面图1.3(C)地核地幔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直到地心的部分为地核,地核半径约为3500km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地核的物质成分,据推测主要为高温(5000度)高压(300万大气压)的镍和铁。外核处于液态,而内核可能是固态。地幔界定:地壳以下到深度约2895km的古登堡界面为止的部分为地幔,约占地球体积的5/6。地幔组成:由密度较大的黑色橄榄岩等高温(10

8、00度以上)高压(9000大气压)岩石组成。地幔物质根据推算形态应为粘弹性体,(能传播横波)。1.地震——地球内某处因地球构造运动岩层突然破裂(构造地震),或因局部岩层塌陷(塌陷地震)、火山爆发(火山地震)等发生了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2.全球地震发生总数约90%为构造地震。1)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2)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3)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浅源地震:60km以内;中源地震:60~300km以内;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