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50888
大小:4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5
《境界决定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境界决定价值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 有一种力量,叫做“境界”。一位学者的学养,离不开他的人生体悟;一位学者的影响力,同样离不开他人格魅力的感召。“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大师传承给后人的,除却学理上的思考外,更重要的就是这种胸怀、气度,和境界。在这样一个时代,知识沦为时间的易碎品,而“境界”的力量却穿透时空,平和而久远。低调的喻国明未必愿意我们把他与“大师”样的字眼联在一起,我们也不必勉强,但是,他的“境界说”中历经岁月洗练的澄明,或许对我们不无启迪。 记者:“境界”两个字是您在文
2、章和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经常提到的字眼,能不能谈一下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喻国明:王国维曾经说过,“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句话有着它背后的深刻道理。境界是人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层面,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得失,俯仰天地的情怀。 境界首先体现在一种关怀精神上,它总是与人的某种终极追求相联系的,这种终极追求的召唤,能够让人抛开眼前的利益纠葛,承受住来自于内外界的各种身心压力,用一种类似于宗教一样的虔诚心态去为自己所信奉的事业追求做出牺牲。一个斤斤计算个人私利的人是无法奢谈“境界”两个字的。 其
3、次,境界也体现为一种批判审视意识,因为它是与终极关怀相联系的,这种关怀精神能让人用一种未来指向的眼光去批判性地审视当下,让我们摆脱生活经验的简单积累与既有思维模式,提出一些创新的理念甚至问题。不管是做诗词还是做研究,你能用一些新的视角、新的框架去把握和描述既有的东西,或者直接推动一些新事物的产生,那你的价值肯定就会大点。境界其实也决定了你发现问题、把握机会的眼光。 说到境界,就不能不提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责任。我特别欣赏萧乾评论冰心的一句话:“知识分子不止是埋头搞自己业务的人,还应该是一个国家
4、、一个民族的良心”。在西方社会,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也是倍受社会推崇的,因为它承载了许多像一般的律师、金融分析师等高度专门化的职业所难以承载的东西。我记得很久以前在一本西方的书上看到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深有同感。它说知识分子有三重身份:第一,是社会的良心;第二,是人类智慧的传播者;第三,是神明的亵渎者。也就是说,一名优秀的知识分子,不仅要继承和传播人类既有的文明成果,还要有勇气去维护一个社会的正义与价值,服从于政治和经济之外的更高权威,自觉服务于公众。另外,这种“服务”和“服从”并不总是遵循一种既定的
5、模式,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会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权力结构的改变而改变的,作为知识分子,还要有一种追问精神,对于一个给定的命题,不但对这个命题本身持一种批判性的审视态度,还要能够超越命题的既定前提,向它产生的语境发出挑战。这一点尤其需要勇气。 记者:您刚才介绍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跟社会责任,既然您这么认同,大概也是您自己一直努力去身体力行的吧? 喻国明:终极追求是一种彼岸性的东西,是我们所向往的一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现实条件的约束,每一个人也还都有无奈的时候。作为一名研究者,相对于一般人来
6、说,已经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言说的自由,但是,任何自由都是有其限度的。作为一名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在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之后,你要考虑你的言论对各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很多时候,这种影响是交织错杂的,对于不同的利益方而言,正负效应是不同的,你必须在现实中做出平衡。作为我本人来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境界”和“知识分子角色与责任”一直是我从事学术研究的指导性原则,因为我一向认为,一项学术成果所能够达到的高度首先是由研究者的境界高下造就的。 记者:那么,在您眼里,什么样的学术成果才能算是优秀的呢
7、? 喻国明:在我看来,就社会人文学科研究者来说,他们的学术荣誉就在于深刻地描述和解读社会上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只有具备这种现实关怀和深刻认识,研究者的学术成果才能够说有效地融进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潮流当中去。远离社会中心性需求的边缘性课题,不管理论建构有多完美,论证有多缜密,引证的材料有多丰富,都很难称得上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一项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学术成果,永远是跟时代发展的“问题单子”联系在一起的。衡量一名学者的学术素养,就要看他能不能很好地去甄别和把握在他所处的历史时点上,在各种内外部环境中,本领
8、域的当下瓶颈之所在,并且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这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学术成果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所在。 记者:能不能对您自己过去这么多年的研究成果略作评价? 喻国明:这个问题不大好回答,因为一个人的学术成果是不是优秀,不是由自己说了算的,即使是外界的评价,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才是最为客观的。如果说,我这二十年做了些什么的话,应该说是持续地坚持了以实证研究为特色的学术风格,迄今已经完成了140余项调查研究项目,为中国传播学的研究和创新积累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