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自动补给灌溉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水利学报

ID:37549403

大小:125.7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5

负压自动补给灌溉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水利学报_第1页
负压自动补给灌溉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水利学报_第2页
负压自动补给灌溉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水利学报_第3页
负压自动补给灌溉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水利学报_第4页
负压自动补给灌溉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水利学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负压自动补给灌溉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水利学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利学报2005年3月SHUILIXUEBAO第36卷第3期文章编号:0559-9350(2005)03-0298-05负压自动补给灌溉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1121雷廷武,江培福,VincentF.Bralts,肖娟(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DepartmentofAgricultural&BiologicalEngineeringPurdueUniversity,WestLafayette,IN47907-1146,USA)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负压节水灌溉技术,系统在水源高程低于灌水器高程(供水水头为负值)

2、情况下,无需动力加压设备,自动补给实现灌溉作业。理论分析了负压灌溉的基本原理。试验研究了水源与灌水器间不同高程差(H)对灌水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累计入渗量、最大水平和垂直湿润距离随时间呈幂函数变化关系,随高程差呈指数变化关系,相关系数均非常高;湿润锋开始时运移较快,等时间线较稀疏,后来运移变慢,等时间线变密,湿润体近似为椭球体。理论上和试验均说明只要灌水器与水源的高差不超过一定范围,负压灌溉是可行的。关键词:负压;灌溉;可行性试验;湿润锋;累计入渗量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为解决北方干早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的问题

3、,建立了各类水窖、水池、塘坝等小水源。用这样的小水源进行灌溉,要求珍惜每一滴水;同时,由于这类水源的水位往往低于作物种植面,当用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时,也要解决小型或微型提水加压设备问题,这无疑增加了灌溉系统的成本投资;另外,在边远经济不发达地区,动力能源的匮乏也制约了现有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于是,提出一种新型的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系统,期望更好地解决这些地区的农业用水问题。[1~6]目前国内外有关负压灌溉的研究甚少。1996年,日本三菱化工集团推出了“负压灌溉器皿”。器皿由分为上下两层的容器构成,上层装填土壤用于种植植物,下层容器装水。多孔管埋入上层

4、容器内的土[7]壤中,一端与下层盛水容器连接。与多孔管相接触的土壤内的水势和多孔管内的水势差,形成了水由盛水容器向土壤流动的驱动力。该系统可用于作物的盆栽。1998年,该公司将“负压灌溉器皿”中多孔管改[8]为了多孔板。这些“负压灌溉器皿”只是一种装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有负压灌溉系统方面的研究报导。本文的目的是:(1)从理论上分析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的可行性和力能基础;(2)通过试验研究负压大小对灌溉效果的影响:(3)初步验证负压灌溉的可行性。1负压灌溉原理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将灌水器埋入地下的

5、节水灌溉技术。之所以称之为“负压”,是因为系统中灌溉水源的高程低于灌水器的高程,运行时供水水头为负值。图1为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示意图。收稿日期:2003-12-10作者简介:雷廷武(1958-),男,湖北洪湖人,研究员,CSAE高级会员,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水土工程研究。1水利学报2005年3月SHUILIXUEBAO第36卷第3期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以灌水器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H为水源与灌水器之间的高程差。H>0(水源高于灌水器)为“正压”(有压)灌溉;H=0是为“无压”灌溉;H<0则为“负压”灌溉。现在对整个系统进行能量分析。在不计大气压的

6、情况下,灌水器内单位重量的水所具有的水势为ψ内=H(1)灌水器外单位重量小所具有的土水势为ψ外=ψm(2)[9]由非饱和土壤水达西定律,水由灌水器流入土壤只须满足ψ内>ψ外,即H>ψm(3)负压灌溉时,H、ψm均为负值,H受水柱的真空吸上高度限制,其最小值约为-7m水柱;但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土水势可能更低。因此,负压灌溉是可以实现。在负压灌溉系统中,灌水器是土壤和灌溉系统的连接体,将水流划分为管道水流和土壤水流,是负压灌溉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这些灌水器将不同于现有的灌溉用灌水器,对灌溉系统而言,灌水器必须具备“透水不透气”的特性,是指水可以通过输水

7、管从水源进入灌水器而后进入土壤,而空气不能进入系统;对土壤而言,灌水器必须能与土壤紧密接触,充分利用土壤吸力的作用,其透水性能要好。在土壤吸力作用下,灌水器内的水流入土壤,输水管内形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从水源被“压入”输水管以补充流入土壤的水分,保证整个系统能不间断地运行。从而实现负压灌溉自动补给功能,无需提水加压设备。图1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示意2材料和方法为验证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室内试验。供试土壤取自北京永乐店试验田,为重粉质壤土,其中砂粒(0.05~1mm)占36.08%,粉粒(0.05~0.005mm)占42.61

8、%,黏粒(≤0.005mm)占21.31%。取通过2mm筛的风干土进行试验,按容重31.4g/cm填土,初始含水量接近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负压自动补给灌溉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水利学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利学报2005年3月SHUILIXUEBAO第36卷第3期文章编号:0559-9350(2005)03-0298-05负压自动补给灌溉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1121雷廷武,江培福,VincentF.Bralts,肖娟(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DepartmentofAgricultural&BiologicalEngineeringPurdueUniversity,WestLafayette,IN47907-1146,USA)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负压节水灌溉技术,系统在水源高程低于灌水器高程(供水水头为负值)

2、情况下,无需动力加压设备,自动补给实现灌溉作业。理论分析了负压灌溉的基本原理。试验研究了水源与灌水器间不同高程差(H)对灌水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累计入渗量、最大水平和垂直湿润距离随时间呈幂函数变化关系,随高程差呈指数变化关系,相关系数均非常高;湿润锋开始时运移较快,等时间线较稀疏,后来运移变慢,等时间线变密,湿润体近似为椭球体。理论上和试验均说明只要灌水器与水源的高差不超过一定范围,负压灌溉是可行的。关键词:负压;灌溉;可行性试验;湿润锋;累计入渗量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为解决北方干早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的问题

3、,建立了各类水窖、水池、塘坝等小水源。用这样的小水源进行灌溉,要求珍惜每一滴水;同时,由于这类水源的水位往往低于作物种植面,当用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时,也要解决小型或微型提水加压设备问题,这无疑增加了灌溉系统的成本投资;另外,在边远经济不发达地区,动力能源的匮乏也制约了现有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于是,提出一种新型的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系统,期望更好地解决这些地区的农业用水问题。[1~6]目前国内外有关负压灌溉的研究甚少。1996年,日本三菱化工集团推出了“负压灌溉器皿”。器皿由分为上下两层的容器构成,上层装填土壤用于种植植物,下层容器装水。多孔管埋入上层

4、容器内的土[7]壤中,一端与下层盛水容器连接。与多孔管相接触的土壤内的水势和多孔管内的水势差,形成了水由盛水容器向土壤流动的驱动力。该系统可用于作物的盆栽。1998年,该公司将“负压灌溉器皿”中多孔管改[8]为了多孔板。这些“负压灌溉器皿”只是一种装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有负压灌溉系统方面的研究报导。本文的目的是:(1)从理论上分析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的可行性和力能基础;(2)通过试验研究负压大小对灌溉效果的影响:(3)初步验证负压灌溉的可行性。1负压灌溉原理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将灌水器埋入地下的

5、节水灌溉技术。之所以称之为“负压”,是因为系统中灌溉水源的高程低于灌水器的高程,运行时供水水头为负值。图1为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示意图。收稿日期:2003-12-10作者简介:雷廷武(1958-),男,湖北洪湖人,研究员,CSAE高级会员,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水土工程研究。1水利学报2005年3月SHUILIXUEBAO第36卷第3期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以灌水器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H为水源与灌水器之间的高程差。H>0(水源高于灌水器)为“正压”(有压)灌溉;H=0是为“无压”灌溉;H<0则为“负压”灌溉。现在对整个系统进行能量分析。在不计大气压的

6、情况下,灌水器内单位重量的水所具有的水势为ψ内=H(1)灌水器外单位重量小所具有的土水势为ψ外=ψm(2)[9]由非饱和土壤水达西定律,水由灌水器流入土壤只须满足ψ内>ψ外,即H>ψm(3)负压灌溉时,H、ψm均为负值,H受水柱的真空吸上高度限制,其最小值约为-7m水柱;但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土水势可能更低。因此,负压灌溉是可以实现。在负压灌溉系统中,灌水器是土壤和灌溉系统的连接体,将水流划分为管道水流和土壤水流,是负压灌溉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这些灌水器将不同于现有的灌溉用灌水器,对灌溉系统而言,灌水器必须具备“透水不透气”的特性,是指水可以通过输水

7、管从水源进入灌水器而后进入土壤,而空气不能进入系统;对土壤而言,灌水器必须能与土壤紧密接触,充分利用土壤吸力的作用,其透水性能要好。在土壤吸力作用下,灌水器内的水流入土壤,输水管内形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从水源被“压入”输水管以补充流入土壤的水分,保证整个系统能不间断地运行。从而实现负压灌溉自动补给功能,无需提水加压设备。图1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示意2材料和方法为验证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室内试验。供试土壤取自北京永乐店试验田,为重粉质壤土,其中砂粒(0.05~1mm)占36.08%,粉粒(0.05~0.005mm)占42.61

8、%,黏粒(≤0.005mm)占21.31%。取通过2mm筛的风干土进行试验,按容重31.4g/cm填土,初始含水量接近零。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