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无线接口物理层传输技术研究

td-scdma无线接口物理层传输技术研究

ID:37539376

大小:2.89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5-24

td-scdma无线接口物理层传输技术研究_第1页
td-scdma无线接口物理层传输技术研究_第2页
td-scdma无线接口物理层传输技术研究_第3页
td-scdma无线接口物理层传输技术研究_第4页
td-scdma无线接口物理层传输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td-scdma无线接口物理层传输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D-SCDMA无线接口物理层传输技术研究姓名:刘瑞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指导教师:杨家玮20070101摘要作为我国第一个自主产权的无线通信标准,TD.SCDMA的技术和发展一直吸引着国人的目光。本文首先介绍了TD.SCDMA无线接口的通信协议规范,其次,对于无线接口物理层传输信道编码/复用和扩频调制算法作了详细介绍,其关键模块包括:CRC校验,信道编解码(卷积码和Turbo码),无线帧均衡,交织,无线帧分段,速率匹配,信道映射,数据调制,扩频加扰,脉冲成型及其接收端解调的逆过程。接下来将基带收发过程核心程序移植到DSP硬件平台上

2、,阐述了硬件实现时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注意事项。最后,对实现结果进行了性能分析,给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关键词:TD.SCDMA物理层传输信道DSPAbstractAsthefirstwireless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proposedbyChinese,thetechnologyandfutureofTD—SCDMAhaveattractedgreatattentioninourcountry.AfterbrieflyintroductionoftheTD.SCDMAwirelessphysicallayerprotocols,thispaperg

3、ivesadetaileddescriptionofmultiplexingandchannelcoding,spreadingandmodulation,whosekeymoduleincludesCRCattachment,channelcoding(convolutionalcodingandturbocoding),radioframeequalization,interleaving,radioflamesegmentation,ratematching,subframesegmentation,physicalchannelmapping,datamodulatio

4、n,spreadingandscrambling,pulse—shapingandtheirreverseprocedure.ItsfurtherworkfocusesonthetransplantofcoreprogramontoDSEInthispart,thewholesystemschemeanddesignduringhardwarerealizationarediscussedingreatdetails.Finally,itlistsouttheresultandanalysestheinfluenceofdifferentparameter0nsystemper

5、formance.Attheendofthispaper,thesuggestionstomakethesystemmoreperfectarealsolaidout.Keyword:TD-SCDMAPhysicalLayerTransportChannelDSP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

6、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的法律责任。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查阅和借阅论文;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署名单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一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

7、书。本人签名:导师签名:日期丝孕车!旦堡国.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使得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第一代移动通信是采用FDMA技术的模拟蜂窝系统,如AMPS、TACS等,其缺点是容量小,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移动通信业务量的要求;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TDMA和CDMA技术的数字蜂窝系统,如GSM/DCSl800、IS.95等,其容量和服务质量都比模拟系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业务种类主要限制于话音和低速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