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市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献综述]

F市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献综述]

ID:375200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7-29

F市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献综述]_第1页
F市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献综述]_第2页
F市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献综述]_第3页
F市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献综述]_第4页
F市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F市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F市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土地流转的各项试验,开始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浙江F市实施的“两分两换”引人注目,同时也为学术界研究中国土地制度指明了新的方向。全面回顾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科学总结已有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缺陷,提出今后农地制度改革的建议,既是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根据产权理论,当前我国理论界对农地制度模

2、式的认识有以下几种:土地国有化,土地集体所有制,土地私有化。同时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而浙江省F市市试点实行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和“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综合改革(简称“两分两换”)值得关注。以下通过对土地制度改革和“两分两换”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便找到“两分两换”研究发展脉络,为其下一步奠定扎实的文献基础。一、土地制度(一)土地制度的内涵及变迁农地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占有和利用土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王艳平,2010)。土地制度是一种财产制度,表现为一种产权

3、制度。它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李永东,2007)。土地制度是一切社会形态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制度,它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制度是一个时代命题(高海燕,2007)。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土地制度改革在具体做法上并不相同。新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71.土地改革(1949年10月-1952年12月)。这个时期的土地改革,主要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土改完成后,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七亿多亩土地,他们成为小块土地的所有

4、者,从而实现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向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过渡。土地改革产生的深刻影响在随后几年的农业增长中得以充分体现。2.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土地制度变革(1953年1月-1957年12月)。我国农村土地集体化的过程可分为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包括互助和初级社阶段,后一阶段是指高级社阶段。通常认为:互助组和初级社没有改变土地所有的性质,高级社则将土地归合作社所有,建立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3.公社体制下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1958年1月-1978年12月)。人民公社的基本特征是“一大二公三拉平”

5、,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成为农业生产的组织和经营单位,后来经过调整,形成“三级所有、对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制。1962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最终将土地、劳力、牲畜、农具“四固定”到生产队,分配核算也生产队为单位,形成分别以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为基本单位的社区性全员共同所有、共同经营的农村经济管理格局。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至今)。1979年末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试行,后经逐渐推广,到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在全国得到普遍的推行。一般认为,家庭

6、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归农户所有,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后经发展,逐步形成土地集体所有、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上百万农民家庭的积极性,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农业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ZhuKeliang、RoyProsterman,2006)。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农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农地所有制下进行的。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特定的农地制度总是与特定的农业生产力相适应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并由此获得相应的农业生产率。农地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出于不断

7、的变迁过程。(二)学术界的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探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土地承包给个体农会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刺激生产效率,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最初的几年,农业生产值和生产力能到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公认的。1978年至1984年间,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了超过6个百分点,但是产量大幅跃升30个百分点以上。生产率提高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当地政府对承包土地农民在剩余收益和其他的优惠政策。另外,农民可以对自己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进行自由及合理的分配显示了在人民公社下低效率的劳动转变成为农村的发展、最终的城市化和非农就业寻求更多

8、的赚钱的机会7(RyanLohmar,2006)。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日益加快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创造出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但是,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并没有相应地带来农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叶剑平等,2006;钱忠好,2008)。同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浪费问题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了1.8亿人,但农村住宅用地不减反增150万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