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ID:37519040

大小:529.3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4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_第1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_第2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_第3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_第4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file:///C

2、/html/呼吸科/非结核分枝杆菌病.html疾病名: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英文名:nontuberculoausmycobacteriosis缩写:别名:ICD号:A31.8分类:呼吸科概述: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ausmycobacteria,NTM)病指除人型、牛型结核杆菌及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肺部和肺外疾病,随着HIV感染和AIDS的流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亦见增多。其组织病理学表现类似结核病,即渗出性病变、增殖性病变和硬化性病变。非结核分枝杆菌曾有许多命名,如非典型分枝杆菌(atypcalmycobacteria)

3、,非分类分枝杆菌(anonymousunclassifiedmycobacteria)等,但均不够确切,目前普遍采用美国微生物学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命名,即非结核分枝杆菌,其中以鸟复合分枝杆菌(M.aviumcomplex),堪萨斯分枝杆菌(M.Kartsasii)和蟾蜍分枝杆菌(M.xenopi)为引起肺部病变的最常见致病菌。流行病学:国外NTM感染率在1.6%~7.3%之间,我国1979年全国结核病流调52万人群中检查痰标本681份,分离出NTM29株,分离率为4.3%,我国常见的NTM感染有8种,即堪萨斯分枝杆菌(M.kanssasii)、瘰疬分枝杆菌(M.scro

4、fulaceum)、胞内分枝杆菌(M.intracellulare)、偶发分枝杆菌(M.fortuitum)、戈登分枝杆菌(M.gordonae)、草分枝杆菌(M.phliei)、转黄分枝杆菌(M.flavescens)、未分类分枝杆菌,其中前4种被认为有致病性。国际公认为:结核病倾向于减少,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则有增多趋势,如日本连续观察1971年肺结核发病率为133.0/10万(表1)。CDDCDDCDDCDDfile:///C

5、/html/呼吸科/非结核分枝杆菌病.html(第1/11页)[2008-4-2716:14:50]file:///C

6、/html/呼吸科/

7、非结核分枝杆菌病.html且12年中NTM病人数增加10倍左右,这是1985年以前的看法,1986年以后,全球包括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结核病呈上升趋势(WHO宣布),与此同时则未见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流行资料的动态调查报告。1992年前文献报道经菌型鉴定而确诊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例数,国外仅有1500多例,我国约有150多例,由于菌型鉴定技术没有普遍开展,有不少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被漏诊或误诊为结核病,实际上本病比较常见。我国报告29例经菌型鉴定证实:鸟胞内分枝杆菌病14例,占48.3%,偶发及龟分枝杆菌(M.cheIonei)病12例,占41.4%,堪萨斯分枝杆菌病3例,占10

8、.3%,这是引起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常见致病菌。多数报告NTM的感染与发病都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一般CDDCDDCDDCDD是南方高,北方低,温暖潮湿地区高,寒冷干燥地区低,沿海高,内陆低,农村高,城市低,但编者单位1990~1991年调查18省市入伍新兵14834人胞内分枝杆菌(PPD-B皮试)感染率为10.5%。病因:非结核分枝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埃,水,鱼类和家禽中,传播file:///C

9、/html/呼吸科/非结核分枝杆菌病.html(第2/11页)[2008-4-2716:14:50]file:///C

10、/html/呼吸科/非结核分枝杆菌病.htm

11、l途径主要从环境中获得感染,例如污水,而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极少见。通常此类分枝杆菌对人类致病性较结核分枝杆菌低,但如果存在易感因素,使宿主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发生障碍,则可导致病变。较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鸟复合分枝杆菌(M.avumcomplex),堪萨斯分枝杆菌(M.kansasii),蟾蜍分枝杆菌(M.xenopi),瘰疠分枝杆菌(M.scrofulaceum),苏尔加分枝杆菌(M.szulgai),猿分枝杆菌(M.simine),随遇分枝杆菌(M.fortuifumcompeex),海鱼分枝杆菌(M.malmoense),M.asiaticum,施氏分枝杆菌(M.shi

12、modii),M.celatum.海氏分枝杆菌(M.marinum),亦偶见土分枝杆菌(M.terraccomplex),戈登分枝杆菌(M.gordonae)和胃氏分枝杆菌(M.gastri)等。发病机制:1.感染途径(1)环境感染人:是主要的公认的感染途径。NTM广泛存在水、土壤与灰尘中,水发生的气雾颗粒,土壤与灰尘颗粒,都可能形成带菌颗粒,被健康人群吸入,进入人体的门户是上呼吸道,从咽淋巴组织中NTM的分离发现而得到证实,且在水池、海洋和自来水中也已分离出胞内、戈登、蟾型和堪萨斯分枝杆菌的存在,所以NTM又曾命名为环境分枝杆菌(environm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