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 弹簧测力计 集体备课卡

弹力 弹簧测力计 集体备课卡

ID:37516261

大小:4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弹力  弹簧测力计  集体备课卡_第1页
弹力  弹簧测力计  集体备课卡_第2页
弹力  弹簧测力计  集体备课卡_第3页
资源描述:

《弹力 弹簧测力计 集体备课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集体备课卡年级学科课题名称课时主备人八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1王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学具课件准备教学过程个人授课修订补充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请同学们利用你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特性.钢尺或钢锯条,在用力弯时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我们平时用的橡皮用力扭时也会

2、发生形变,松开手后又会恢复原状.女同学扎辫子用的橡皮筋也是用力拉时能变长,松手后恢复原状.用力按皮球时,球会凹下一个坑,松手后恢复原状.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这些例子中物体的共同特性是什么?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物质表现的是和弹性不一样的特性呢?玩橡皮泥时,橡皮泥变形后就不能恢复原状.玩泥巴时也是一样,撤去外力泥巴也不会变回原来的样子.像橡皮泥和泥巴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有塑性的物体. 二、新课教学1.弹力刚才同学们在弯钢尺、拉橡皮筋(或弹簧)时,有什么

3、感觉呢?我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 我们把这种力就叫做弹力(elasticforcc),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请同学们讨论. 我们不拉弹簧也不压弹簧时,弹簧对手就没有作用力,如果用手去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改变,对手就会有力的作用,所以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你对别的物体施力,物体肯定也会对你有力的作用,所以我认为物体不发生形变也会有力的作用.[演示](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放在一

4、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3)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拉伸的弹簧挨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运动分析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吗?小车受到力以后运动状态才会改变.和自由伸缩的弹簧挨靠在一起的小车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说明弹簧不发生形变时,对车没有力的作用;和被拉伸的弹簧靠在一起的小车在弹簧被松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受到了弹簧的弹力,说明只有弹簧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进一步向同学们说明,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我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里

5、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跳水运动中1m板和3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射箭运动员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撑杆跳高运动员利用了杆形变后产生的弹力. 体操比赛中.跳马运动员利用踏板的弹力才能腾空,跳远运动员也要利用踏板的弹力.自行车的支架上也有利用弹簧的弹力.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阅读教材52页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其使用三、目标检测1.弹力_____________2.某一弹簧不挂物体时,长度为12cm,受2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此时弹簧伸长了_____.在测量范围内,若受6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_____,此时弹簧长度为_____

6、__.3.一弹簧秤竖直悬挂时,给秤钩施力的示数为8N,若把弹簧秤拿下来,用两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和吊环时,每只手用力8N.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4.使用弹簧秤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秤的测量范围5.若在弹簧秤的吊环上安装一挂钩,把弹簧秤倒过来悬挂,对新安的挂钩上施加5N的拉力,则弹簧秤的示数()A.大于5NB.等于5NC.小于5ND.不能确定6.有关弹簧秤的使用,错误的是()A.每个弹簧秤都有测量的

7、最大值。B.测量后应检查指针能否回复原零位。C.测量时要防止弹簧与底板摩擦。D.测量时弹簧秤要保持竖直位置作业(可另附页,附关键题答案) 备课组成员补充意见 教学反思含作业反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