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15627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峨眉二中政治生活期末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峨眉二中政治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信访工作的核心。我国全面推进全国信访信息化建设工程,大力推进“阳光信访”,“不受理、不交办、不协调涉法、涉诉”信访事项。“阳光信访”的推进说明( )①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 ②网上评议政府、监督听证会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 ③民主监督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执政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必须采取合法方式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2.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是舆论关注的热点,公民可以( )①通过传媒依法表达自己的意见 ②审核上市销售的转基因育种产品 ③建
2、议政府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④在“两会”期间质询政府有关部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网络环境的广泛性和互动性使得谣言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更大,危害也就更深。所以,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不能没有边界和限制,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形成危害。这表明(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D.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4.日前我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浙江省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功换届选举。该村自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以来,连续9年实现村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不合规
3、支出“零入账”。这说明村务监督( )①扩大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推动村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 ④有利于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某全国人大代表建言依法加快农民工的城市化融合进程,符合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工可以参加居住地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农民工参加居住地社区居委会的选举( )A.赋予了农民工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政治权利B.拓宽了农民工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C.保障了农民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D.提高了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6.迅猛发展的网络给信息交流带来便捷的同时,也
4、使谣言“插上了翅膀”。民众更多地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即理性的心态,才能让网络形成静水深流的力量。要在政治生活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民众必须( )①增强公民意识,参与民主管理 ②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创造多种条件,充分表达意愿 ④提高公民素养,有序政治参与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7.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把“群众的意见”当作我们的“镜子”。其中最重要、最具有制约力的措施是,增加群众对官员评判的权重,实现由“官评官”转向“民评官”,使得官员由对上负责转为对下负责,必须认
5、真倾听民意,顺应民情。这一转变( )①方便了人民群众行使表达权 ②真正赋予了人民群众监督权 ③有利于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 ④意味着公民的决策权落到了实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2014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60年来,我国各级人大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人大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一定意义上,这得益于人大代表( )①积极行使立法权,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执政为民 ③积极行使提案权,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④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9.我国粮食产量十连增背后,
6、是频频告急的土地污染,步步逼近的耕地红线……为确保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部分人大代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尽快制定粮食安全法的议案。这表明( )①人大代表有权监督政府的行为 ②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坚持对人民负责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 ④人大代表行使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0.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人民政协的生命线。人民政协一头连着党政机关,一头连着群众。政协可以既做好各界群众的“代言人”,又当好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这要求人民政协( )①要拓宽渠道,搭建载体,执政为民 ②进一步加
7、强与各界群众的联系 ③发挥其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④行使好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1.十八大以来,国务院进一步简政放权,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先后取消和下放了4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向社会公开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政府( )①审慎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 ②规范政府行为,推进民主决策 ③缩减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 ④理顺政企关系,改进公共服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
8、转变。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治理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从“管理”到“治理”的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