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12727
大小:6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4
《(“长期借款”舞弊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一、“长期借款”舞弊的原因分析………………………………………………………………1二、长期借款中的舞弊手法………………………………………………………………………2(一)利息不入费用,长期挂账…………………………………………………………………2(二)虚计费用,调节利润………………………………………………………………………3(三)混淆资本化利息……………………………………………………………………………3(四)长期借款“短期化”………………………………………………………………………3三、长期借款舞弊的对策…………………………………………………………………………3(一)加
2、强长期借款的实质性测试,防范舞弊行为于未然……………………………………3(二)建立科学的舞弊审计的方法和程序………………………………………………………41、保持职业怀疑态度…………………………………………………………………………42、充分运用分析程序…………………………………………………………………………43、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54、执行询问程序………………………………………………………………………………55、实地调查和利用专家工作…………………………………………………………………5(三)消除舞弊的“温床”,从根
3、源部分入手,彻底消灭舞弊行为…………………………5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52、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63、强化企业外部监督的力度…………………………………………………………………64、健全企业法制建设,加强法律对会计信息的监控力度…………………………………65、加强企业诚信建设…………………………………………………………………………6四、结语……………………………………………………………………………………………7注释………………………………………………………………
4、………………………………82参考文献…………………………………………………………………………………………82“长期借款”舞弊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会计舞弊行为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作为会计舞弊行为之一的“长期借款”舞弊行为也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中,不仅妨碍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还严重扰乱我国的财经秩序。鉴于长期借款恶意舞弊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危害性,有必要对“长期借款”账户舞弊行为存在的原因及表现进行分析,并对长期借款账户舞弊行为提出治理对策。本文结构上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长期借款”舞弊的原因透析。深入分析
5、了会计舞弊的外部客观因素和内在主观动机。第二部分为“长期借款”的作弊手段表现。展述目前长期借款账户存在的主要弊端表现。第三部分,提出“长期借款”舞弊的防范、调查和治理对策。首先是加强账户实质性测试的力度,列出具体的执行程序;其次进行长期借款的舞弊行为审计;最后从宏观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从源头上控制此类舞弊行为的发生。[关键词]:长期借款舞弊实质性测试会计舞弊行为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由会计舞弊导致的诚信危机成为2001年上市公司股价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会计舞弊行为之一的“长期借款”舞弊行为也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
6、公司之中,不仅妨碍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还严重扰乱我国的财经秩序。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种借款,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和满足长期流动资金占用的需要。为正确核算长期借款的本息及借入和归还情况,应设置“长期借款”账户,账户贷方登记借入的长期借款数额及应付的利息;借方登记归还的长期借款本息数;贷方余额为企业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本息。该账户按借款单位设置明细账,并按借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9-鉴于长期借款恶意舞弊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危害性,有必要对“长期借款”账户舞弊行为存在的原因及表现进行分析,并对该账户舞弊行为进行防范、调查和治
7、理。一、“长期借款”舞弊的原因分析作为会计舞弊之一的“长期借款”舞弊,其作弊既存在外在客观因素,又有内在因素。首先,出资人和经营管理者的目标利益不一致。经营管理者在委托与受托的制度安排下,利用其专业技术、组织知识和其在企业的合法权威,获得了难以制约的权力。常会导致财产所有者无法及时控制企业。这种情况为管理者进行长期借款的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条件。注①其次,信息不对称为经营管理者实施并掩饰舞弊提供了便利条件。注②由于财产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在行动和信息上处于非对称状态,使经营管理者常处于有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者有意针对长期借款账户进行数据掩饰,舞弊就会发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